“家乡的变化可真大,以前路两侧店铺门口杂乱,不少电动车乱停乱放,现在店铺经营规范,路面干净,也没有人闯红绿灯,让人看了心情愉悦。”在外地工作的王丽丽回到大丰探亲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路畅、街净、灯明、天蓝、地绿、水清,这处处美丽的“小确幸”,正是大丰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巧手描绘的景象。
大丰区立足大市区副中心、盐城副城定位,全面对标大市区建管标准,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在“精”上下功夫,在“细”中抓落实,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宜居环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现在等红绿灯,再也不怕被暴晒、被雨淋。”站在常新路和健康路交叉口等红绿灯的张女士对头顶上这个“白色飞鸟”十分满意。大丰区实施遮阳雨棚工程,建成56座遮阳挡雨棚,配套的电子显示屏不断滚动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知识等,打造公益宣传阵地。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新建一类公厕1座,改造升级二类公厕12座,推行公共厕所分类管理,打造厕所人性化功能,落实第三卫生间建设,美化标识指示牌,提升厕所品质。大丰区综合利用道路绿地、河道两侧绿地、新建小区附属绿地、街头零星空间等,多途径实施口袋公园建设,在公园内增加智能体育设施,打造“十分钟健身圈”。去年新建1座悦动体育公园,新建改建19个口袋公园。今年计划新建改建15个口袋公园,截至目前已竣工12个。
一大早,益民小区8号楼何晓慧就将分类好的垃圾带下楼,“自从小区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垃圾桶旁边的馊味、异味就再也没有了。我们晚上在小区里散步,也不用再屏着呼吸绕着垃圾桶走了。”智慧环卫助推垃圾分类“新时尚”。大丰区去年启动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全覆盖工作,采用市场化方式公开招标引进第三方服务,各街道履行主体责任,合力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根据小区规模、户数,在小区内高标准配置一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全部采用智能垃圾收集箱。目前,城区97个小区238个智能分类投放点已运行。智慧照明赋能夜游经济。大丰区坚持“绿色照明”理念,实施智慧照明项目,城区主次干道16000余盏高压钠灯完成LED灯具智慧化改造,照明亮度可按季节、天气、人流量和车流量自动调节,节电比例可达70%。同时大丰区以夜游经济提升为突破口,投资3500万元,提升人民路、幸福路、中交美庐城、吾悦广场、骨干河道和河滨公园等公共区域夜景,打造以文化产业集聚区、斗龙港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文旅载体夜景。此外,大丰区树立“大城管”理念和“一盘棋”思想,以数字化城管平台深度融合区社会治理网格平台,对数字化城管平台进行软件维护、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扩宽信息采集范围,及时帮助发现、交办督办其他单位、板块城市管理的各类问题,促成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各层级之间的良好协同关系,实现城市管理巡查全覆盖、无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