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铁路部门官员说,这一列车6日上午11时15分左右与多头误入铁轨的牛相撞,发动机前部受损。事发时,列车时速为140公里。 为防止列车脱轨危及乘客安全,驾驶员没有立即刹车。
印度铁道部部长阿什维尼·维什瑙此前称,印度铁路部门官员称,新版“半高铁”列车名为“致敬印度2号”,已于9月初 完成为期20天的试运行并获得铁路部门安全认证, 之后预计有三到四列该型号火车投入运行。
与现行运营版本相比,新版“半高铁”列车速度更快。据印度铁道部长介绍,“致敬印度2号”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至52秒,而现行运营的“致敬印度1号”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4.6秒。“致敬印度1号”最高时速为160公里,而印度媒体公布的显示,“致敬印度2号”时速能够稳定运行在180公里。“致敬印度2号”列车的自重由上一代的430吨减少至392吨, 配备无线网络、可调节座椅、更大的电视屏幕、节能15%的空调和空气过滤系统,卫生间、驾驶室等也完成改造升级, 日后将设卧铺车厢。印度铁道部预计本土制造的“半高铁”2025年时速达到220公里,最后将达到最快的260公里,与欧洲的高铁时速持平。
印度构建高速铁路网带动高铁经济的愿望由来已久。但印度铁路历来以时速慢和不安全为人诟病。因此, 印度铁路部门最初的目标是增加现存最高时速85公里到150公里的列车。 2010年,印度获得时速160公里的列车,并在2016年开通从新德里到阿格拉的“加迪曼列车”,当时为印度最快列车。
据新民晚报,2014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推出“印度制造战略”,铁路位列25项优先发展产业之一。 2015年,印度与日本敲定了印度首条高铁的时间表,计划明年建成。 然而,高铁拥有严格的划分标准与配套设施,印度老旧的铁路系统难以承载,必须新建,但仅征地等问题就足以让日本的投资血本无归。
因此,“致敬印度2号”列车的遭遇,实际上反映了“印度制造”目前的尴尬处境。相较于莫迪政府执政之初,“印度制造”的确在进步,但这种进步受到太多来自印度国内的掣肘,更不足以支撑印度取代“中国制造”的野心。
事故发生后,“致敬印度2号”列车受损的资料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一些反对党领导人因此质疑印度国产列车的耐用性。对此, 印度执政党印人党的反击套路一如既往,将其视为对“印度制造”的污蔑。
然而,这种反击多少有些滑稽。因为所谓的印度国产“半高铁”,仍在很大程度上是多国零部件和子系统的大杂烩。例如,列车的座椅和刹车系统来自法国,耦合器源于德国,制动系统则进口自匈牙利……对装备制造稍有了解的读者应该了解,要把这些恰当有序地整合进入一个完整系统,对印度的设计、工艺与制造能力是多么大的考验。
“印度过分的利己主义最终将损及自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此前在接受时指出, 印度政府对垄断财团的扶持,以及经济政策上的民族主义倾向,尤其是对在印中国企业和投资的打压, 将对印度长期发展构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