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宏观 >

《蓝天之路:十年巨变暨2030展望》研究报告发布 环保工作已进入

标签: 日期:2022-09-22 20:41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由中国环境记协主办、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承办的第25期环境茶座在京举办。会上发布了研究报告。 报告对中国成功实现全球大气质量最快改善的历程作出回顾: 生态环境部门迅速构建大气监测网络,实时发布PM2.5监测数据,并不断提升预报预警能力,进而制定并实施大

  由中国环境记协主办、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承办的第25期环境茶座在京举办。会上发布了研究报告。

  报告对中国成功实现全球大气质量最快改善的历程作出回顾:

  生态环境部门迅速构建大气监测网络,实时发布PM2.5监测数据,并不断提升预报预警能力,进而制定并实施“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通过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管信息公开,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对燃煤、工业、交通、扬尘和散煤污染源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治理。

  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定量论述了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以及各主要空气指标的显著改善,这一治理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报告称,随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逐步确立,“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进入以降碳为主、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时期,空气质量有望在“双碳”进程中得到更大改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在会上介绍,按照2020年全国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作为基线,按照传统治污路径,到2060年全国PM2.5浓度最多减到25微克/立方米,如果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PM2.5年均浓度就会降到20微克/立方米。2060年如期实现碳中和,那时候全国PM2.5年均浓度会降到8.4 微克/立方米左右。

  贺克斌进一步强调,我们非常关心的臭氧污染问题也是类似,近些年不断有反弹,臭氧轻度污染会造成优良天的丢失,按照双碳路径走下去,最多到2035年左右,全国臭氧浓度会降到130微克/立方米以下,2060年会降到100微克/立方米以下,远远低于160微克/立方米,基本上摆脱臭氧造成优良天数的影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