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ETF基金标的指数成分股中近乎全线回调,中控技术、双环传动等跌超2%,汇川技术、科大讯飞、大华股份等跌超1%,大族激光、巨轮智能等跌幅居前。
2025年6月9日,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
华龙证券火线点评,场景验证驱动技术攻关与商业闭环。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热点爆发,机器人板块多有演绎,不过5月中旬以来,机器人板块持续回调,近几日延续震荡,那么人形机器人走到哪里了?后续应关注哪些变化?
从产业投资进程来看,华泰证券表示,复盘2022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行情,伴随产业进度不断加快,市场至今已深度认可人形机器人的广阔空间,对核心零部件给予了终局估值法。人形机器人产业虽渗透率起点符合主题特征,但市场已提前计价其渗透率跃升预期,叠加显著的预期前置效应,推动行情快速跨越纯主题阶段,当前华泰将其定位为产业趋势投资前期。
从估值水平来看,申万宏源表示,2015年2月10日以来,机器人ETF基金标的指数机器人指数市盈率、市净率的中值分别为39.1倍、3.72倍。截止2025年5月20日,指数PE、PB分别为42.0、3.99倍,分别处于60.7%、62.4%的分位数水平,略高于估值水平中枢。不过,机器人产业作为科技成长型行业,新能车板块2020年二季度的表现或可借鉴:CS新能车指数在20年5月初估值先行,20年5月末启动一波上涨行情,并延续至2020年末。机器人指数当前估值水平安全,盈利增长确定性强,2025年后续必将有所表现。
华泰证券表示,市场审美逐步成熟,市场对机器人的审美从最早“看剪辑的运控能力”,如特斯拉/宇树科技,转向“关注机器人大脑能力”,如智元,再到“看一镜到底的应用效果”。后续需关注B端或C端应用的实况,投资范式或转向去伪存真,关注实际能卡位关键机器人客户、有实际订单出货、兼顾技术与产能的公司,以及注重产业新技术变化方向、国产大厂链条。
今年以来,随着宇树机器人登上春晚后爆火、AI大模型加速迭代创新,人形机器人主题持续火热,行业拐点、万亿空间均值得期待,关注机器人ETF基金配置价值:
大模型加速迭代,推动AI向更通用、更智能方向,具身智能浪潮汹涌。
企业爬产计划稳步推进,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将至,供应链降本可期。
技术创新叠加供应链降本,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展望未来,东吴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工业+商业+家庭,预计远期空间1亿台+,对应市场空间超15万亿,25年为量产元年。
全球科技巨头/新秀全面下场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量产奇点已至!全面拥抱人形机器人大时代,认准机器人ETF基金,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结构与产业链环节高度契合,包括但不限于上游硬件部分的传感器、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技床、磨床、设备等;中游系统集成的软件算法、系统研发、装配、控制系统等;下游应用层的服务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机器人及其产业各环节的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