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翻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金融科技概念股走强,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拉涨超2%,成分股四方精创涨超17%,翠微股份、恒宝股份一字涨停,中科金财、数字认证、拉卡拉、宇信科技、艾融软件等股票跟涨。金融科技ETF盘中上涨超2%,最新价报1.23元,成交额超5900万元,盘中交易溢价。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30日,金融科技ETF近1年累计上涨超69%,弹性较大。
消息面上,“稳定币”突然火了!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近期中国香港、美国均不同程度推进稳定币相关法案立法进程,稳定币能够为RWA代币资产提供币值稳健的交易方式,增强市场流动性,有助于促进大陆企业在港RWA发行项目进一步落地;同时,稳定币法案有望间接助推香港金融行业数字货币相关支付、结算接口建设,拥有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以及供应链金融项目经验的金融IT企业有望受益。
①国家战略与地方政策协同发力,构建金融科技发展生态
1)顶层设计明确方向:
2)地方政策精准落地:2025年上海发布的
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催生市场需求
1)证券业:财富管理与自营业务双轮驱动。头部机构通过金融科技优化投研、交易、合规全流程。例如,东方财富依托“股吧+基金销售”生态,同花顺以AI量化工具提升用户粘性。
2)银行业:开放银行与普惠金融并进: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通过API开放平台连接场景,推出“元管家”预付卡等创新产品,智能合约技术保障资金安全。上海银行业探索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3)保险业:从“销售驱动”到“服务重构”:众安科技、蚂蚁保等企业运用AI风控模型优化定价,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保险理赔自动化。2025年保险业科技投入预计达517.6亿元,前沿技术占比超30%
③AI技术赋能:技术创新重构金融服务全链条,生成式AI引领效率革命
1)生成式AI规模化应用加速:金融行业是AI应用落地最佳场景之一,金融机构80%的应用案例涉及生成式AI,重点布局智能投研、客服、风控等场景。毕马威预测,2025年金融大模型将在数据安全、跨境支付等领域实现突破,推动行业生产力提升。
2)区块链与数字人民币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在保险领域实现智能合约自动理赔,提升透明度与效率。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扩展至26个地区,2025年深圳推出“可碰、可视、可扫”硬钱包,覆盖公交、地铁等民生场景,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0%。
3)云原生与分布式架构普及: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恒生电子、顶点软件等企业为券商提供全栈式金融IT解决方案,助力交易系统扩容与运维效率提升。
①市场活跃度提升:得益于2024年四季度以来市场活跃度的提升,2025年一季度10家上市券商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20%。
②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AI金融大模型落地、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金融IT国产化替代等事件,推动板块估值的修复。
③经历4月份财报个股行情、日历效应及关税影响,预计后续成长板块迎来修复,市场活跃度再度提升,将带动金融科技企业利润回升。
④OpenAI发布多款新模型,腾讯元宝入驻。
⑤国新办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负责人宣布一揽子重磅金融政策,释放稳市场稳预期强信号。
金融科技ETF紧密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产品与服务涉及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具有以下三大优势:
①行业覆盖全面:57只成分股,聚焦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非银金融两大行业,涵盖金融科技产业链上游、中游及下游,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同花顺、东方财富、恒生电子等,合计占比53.2%,体现“金融+科技”双重属性。
②研发投入高:2024年成分股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超15%,高于A股科技板块均值。例如,恒生电子研发费用率达40%,深度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项目。
③估值有安全边际:截至2025年4月,指数PE为45倍,处于历史前30%分位,指数的估值水平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
产品风险等级: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