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开了受近些年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物价、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而民生、偿债等刚性支出不减反增,收支矛盾不断加大。比如,今年2月云南省财政厅披露的当年预算报告,谈及该省财政发展改革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之一,是多重减收和增支因素叠加,财政预算平衡压力前所未有。
为此,此次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刘蓉告诉,健康财政紧扣云南国有资源富集特点,通过深挖矿产、林业等资源潜力、提升国企贡献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财政实力,破解以往资源变现不足的难题,强化财政可持续性。
比如,按照全领域、全口径、全覆盖要求,全面清理摸排各级拥有的矿产、林业、水利、能源、土地、数据等国有资源,实物、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等国有资产,闲置、低效资金等国有资金,做好确认、确权、确值,全部纳入总账统一管理,把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撬动适配金融资源,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带动社会投资。
上图为云南今年前7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图,主体税种为指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数据来自云南财政厅
这一行动正在开展。7月底云南财政厅等九部门联合发文,在全省州、县、乡镇三级全面启动国有资产资源起底式清查盘活工作,摸清资产资源“家底”,激活存量资产资源潜力,从而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来缓解偿债压力,也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摆在云南财政面前的第二大问题,就是防控风险。上述云南预算报告指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大且处于偿债高峰期,基层财政困难持续加深,债务风险和“三保”问题相互交织。
为此,比如,根据云南省财政厅数据,截至2024 年末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16319.2 亿元,严格控制在全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内。
无论是健康财政还是安全财政,核心还是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因此为了激励地方加大培育财源,在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面,云南强调规范税收优惠,禁止违规向企业返还财政收入,而是构建“省级引导基金+重点产业母基金+子基金”的产业基金三级架构运作体系等,来支持产业发展。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上图为云南前7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构成图,数据来自云南财政厅
刘蓉表示,民生财政立足云南区域发展不均衡实际,通过政策事前评估和“管控到县”机制,避免部分地区因盲目提标扩面导致财政不可持续,脱离财政承受力。而对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差异化兜底,强化兴边富民行动支持,契合多民族聚居的省情。
另外,云南还通过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强各类资金刘蓉表示,此次云南深化财税改革,强化了系统性和协同性,使得上述“五个财政”协同共进,全方位涵盖财政收支、风险防控、民生保障与效能提升等,云南省财政厅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13.9亿元,同比增长0.1%。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94.2亿元,同比增长1.8%。自中央部署深化财税改革之后,地方陆续部署新一轮财税改革,最新的一个地方是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