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只‘坏了一半’,反而成了最大的黑天鹅。”一位对冲基金交易员对称,程序化卖盘和多头踩踏同时出现,此前多头交易的是精炼铜短缺预期。
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最新持仓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当周,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期铜报告多头持仓增加3619张即1.73%,至212413张;其中非商业性净多头头寸为39822张,占比为17.4%,而今年年初仅有4270张。
山金期货投资咨询部负责人王云飞对分析称,美铜进口4月以来大幅增加,其对伦铜溢价也一度达3000美元/吨。关税落地后,预期大幅反转美铜价格。伦铜会有空头止损的可能,之后价格走势可能将回归基本面。
据不完全统计,因关税预期扰动,年内COMEX铜价已经历至少三轮上涨。
今年2月中旬起,美国关税预期引发了全球铜库存“大西迁”,特朗普以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启动“232条款”调查,表示可能对铜征收关税。
对此,市场已分别于3月、6月提前交易预期。其间,伦敦铜价与纽约铜价差距持续拉大,套利资金涌入,贸易商也赶在关税落地前大量进口铜到美国来赚取更多利润。
库存变化上,截至7月30日,COMEX铜库存高达25万吨。而今年2月,COMEX铜库存还不足10万吨。
同时,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的快速去化与纽约COMEX铜库存激增形成鲜明对比。LME的铜库存自2月中旬以来锐减,约从27.09万吨下降至7月初的9万吨左右,降幅超64%。而7月31日,LME公布库存数据显示,铜库存增加1350吨,至13.82万吨。
7月份,特朗普首次确认铜关税时,COMEX铜期货再度跳涨,最高触及5.96美元/磅,刷新历史高位。这一决定引发了最后一波将铜运往美国的抢运潮。
如今,随着套利驱动的终结,铜库存被运往美国的操作或将告一段落。行业人士预期,此前在长途运输中的电解铜,由于失去关税套利空间,可能重新评估去向。
澳新银行研究部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市场原本普遍预期美国对铜的关税将适用于原生金属,导致在预期的关税生效日期之前大量铜涌入。现在美国商品交易所仓库中的约25万吨铜库存可能会被重新出口至国际市场,铜价因此面临下行压力。
据中银国际期货研究咨询部有色高级研究员刘超统计,今年美国进口铜量预计大幅攀升,根据美国1~4月的铜进口数据,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到136万吨,远高于去年的90万吨。刘超分析称,2024年美国铜消费量约为180万吨,过多的铜流入美国将导致COMEX仓库铜库存快速增加。未来过剩的铜将回流至全球市场,对铜价构成下行压力。
据Wind统计,截至上周COMEX铜期货年内涨幅超40%;而截至31日发稿时,年内涨幅收窄至8.87%。
不容忽视的是,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铜市场供应链造成的扰动还在继续。
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后,全球铜供应链或面临重构。一位铜加工产业人士对称,美国市场上,关税落地后铜价飙升,或推高汽车、新能源等领域成本,部分企业可能转向国产替代或调整供应链。高关税政策改变全球铜的物流格局,智利等主要铜出口国或将更多货源转向亚洲和欧洲市场,进一步影响全球铜供需平衡。
王云飞对分析称,特朗普铜关税政策主要目标在于引导相关产业回流,但实际操作中下游能否通过进一步深加工规避关税以及当地终端市场能否承受这一价格仍需观察。
现货方面,上海有色网统计分析,短期来看,美国国内铜材市场将继续消化前期大量进口铜所积累的库存。由于前期“抢进口”的铜数量可观,这些库存将在一定时间内满足美国国内部分需求,使得美国铜进口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本土将近50万~60万吨/年的铜材刚性进口需求会逐渐显现,进口铜量在未来有望回升,但回升幅度将受到关税成本以及全球铜供应格局变化的制约。
“关税只是第一层冲击,真正的风险是美国衰退预期下的需求塌方。”上述对冲基金交易人士分析,过去三年,全球铜市交易的核心是“绿色需求”与“供给瓶颈”,关税政策持续扰动下,资金需要重新评估更多变量,供需平衡表已不再是唯一指标。
国内现货市场上,7月31日上海保税区市场国际铜现货价格为69768元/吨,下调893元/吨。
南华期货有色金属研究组负责人肖宇非对分析称,沪铜期货价格持续回落,也缓解了此前高涨铜价给下游加工企业带来的负担,但是价格波动风险依然存在。市场高波动背景下,企业需要紧密关注COMEX铜、LME铜和沪铜之间的价差变化,尤其是中间贸易商需做好双边头寸风险管理,在价差稳定后,铜价才可能出现趋势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