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AI硬件板块“平地起惊雷”。市值超3000亿的芯片龙头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市值近1000亿的算力基础设施龙头中科曙光,两家公司自26日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最迟将于6月9日复牌。消息一出,信创50ETF直线拉升。
这起并购之所以受到全市场关注,不仅因为两家公司的天量市值,还因为这是5月16日
不仅如此,还有前“车”之鉴,2014年的南车北车为这次重量级合并提供了上涨模版。2014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宣布合并为“中国中车”。2024年12月末复牌后,中国南车股价从不到6元大涨至近13元,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而2015年4月复牌后,股价最高逼近40元,在9个交易日内翻倍。这无疑为复牌后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的股价打开了想象空间。
随着两家公司复牌进入倒计时,市场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如何才能提前“埋伏”?
最直接的选择是布局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但这其中会遇到几大问题。首先,这两家公司目前仍处于停牌状态,无法买入。其次,如果想复牌当天买入,若合并热度升温,复牌当天或面临涨停买不进的情况。第三,海光信息是“688”开头的科创板股票,买入需要满足科创板门槛,也就是有2年投资经验+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
那除了直接买入以外,还有什么办法能“补票上车”呢?
包含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的ETF或许是一种选择。比如信创50ETF,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分别是其标的指数第二和第八大成分股,合计权重达10%。
从ETF的定义里我们知道,买入一只股票ETF,就相当于买了一揽子股票组合。那在个股停牌期间,通过购买信创50ETF,投资者依然可以间接持有这两家公司的股票,从而复牌后第一时间享受未来公司成长红利。
聪明资金已经提前“埋伏”,信创50ETF这段时间异常放量。从成交额和净流入情况看,信创50ETF日均成交额在5月26日后是此前的2倍,近5日净流入超3100万元,反映资金的积极布局意愿。
随着DeepSeek概念的崛起,信创板块从幕后走到台前。根据华创证券测算结果,中证信创指数内DeepSeek概念股权重高达48.1%,位列相关科技指数首位。5月28日,DeepSeek-R1小版本大更新,再次把信创推上了风口浪尖。华泰证券指出,新模型实现了15%-26%的性能提升,比肩OpenAI的o3-high,且已开始支持工具调用。
与此同时,海外EDA供应风险上升,国产替代提速利好信创板块。在海外限制的大背景下,海外厂商在国内营收占比下滑,国内厂商并购整合加速,国内EDA本土龙头未来独立覆盖全流程工具链的需求强烈。海通国际指出,国内EDA龙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收购完善产品矩阵。
此外,信创产业还有政策“背书”:到2027年,完成“2+8+N”行政与八大重点行业100%的信创替代。2024年以来,国内政策端持续出台信创利好政策,同时以化债为代表的资金支持性政策也陆续落地。同时,2024年下半年以来各级部门、央国企密集完成多笔信创大单的招标工作,推动行业景气度向上。国际角度看,全球范围内地缘形势动荡加剧,多起信息安全事件再次提升了信创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资料显示,信创50ETF跟踪中证信创指数,涵盖计算机软件、云服务、计算机设备、半导体和产业互联网等软硬件领域,相关产业链受到DeepSeek直接拉动。
场外可关注相关联接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