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发表的中称,存款5万元要求出具收入证明,之所以引起关注与争议,正是由于该银行似乎是“单兵突进”。目前,尚不知道该银行是收到了有关部门的要求、作为试点先行,还是其各级领导中有人自作主张,抑或是计算机系统调整中的错误,把尚无需填写的项目当成了必填项。
对于此,我们一方面需要理解金融监管部门确实有此等信息核实和说明的规则和规划,“存款5万元登记资金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居民存款显著增加,相较2021年,2022年我国居民活期存款和定期及其他存款维持了连增态势,增加了4.09万亿元和13.74万亿元,涨幅分别为12%和20%。
在社会尚未充分熟悉和认可此等登记规则时,银行执行此等规则多少会给储户造成困扰和不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给出的公开数据,目前我国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存取业务笔数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2%。比例虽不算高,但绝对值也不小。故而如果没有充分的必要性论证和合法性授权,不建议个别银行抢这个“先进”。
最近,“提前还贷难”成了舆论热点,一些银行和客户的关系有些微妙。但无论如何,金融机构还是应该不忘“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的初心,加强行为的规范性,减少小动作,总有利于社会和谐。
澎湃新闻评论在7日发布重称,事实上,相关规定的初衷是为了保障金融安全、遏制大额金融犯罪,这是对广大储户负责任的态度。但以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5万元恐怕不能算金额特别巨大,而且应该是银行向储户口头了解,银行进行“登记”的方式。让储户提供收入证明没有政策支持,只会给群众平添烦恼,带来不便。
在落实央行及金融监管部门规定的基础上,银行日常工作理应遵循以人为本、方便客户的原则。普通老百姓到银行存取款,银行不必自我“加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