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世界 >

这种“新存款”七年翻番?需要排队等额度?背后隐藏多重风险!

标签: 日期:2025-08-25 23:52来源:未知作者:admin
香港保险通常分为保证红利、归原红利、终期红利三层,三者加起来为演示利率。疫情后,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多数保险公司通过提高保单权益投资的占比,将长期预期收益率显著拉升

  香港保险通常分为“保证红利”、“归原红利”、“终期红利”三层,三者加起来为演示利率。疫情后,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多数保险公司通过提高保单权益投资的占比,将长期预期收益率显著拉升至7%以上。近期,在监管要求下“换挡”后,保单最高演示利率仍可达6.5%。在此背景下,香港保险代理人常向客户展示高达5%的套利空间,并进一步鼓吹“年化收益超10%”的投资愿景。

  与此同时,保险代理人还对保单融资进行概念包装。在与多位代理人沟通时,发现不少人利用“大额存单”“新存款产品”等概念包装保险或“保险+理财”产品,而并未充分提示底层风险。一些内地客户可能在并未清楚了解风险的情况下,购买了保单融资产品。

  例如,卢伟给推荐的“8年翻倍+现金流组合”方案中,宣传页显示配置一款“大额存单”产品,但实际了解后发现,该产品实际上是一款基金产品,收益是浮动的。

  保费融资常以“高收益、低门槛”作为卖点,但其背后隐藏的多重风险与不确定性却可能未被投保人注意。

  首先,保费融资设有较高的准入门槛。一名保险代理人对表示,保费融资首先设有准入门槛,比如保费融资额为20万美元,就需要提供相应20万美元的资产证明。这些证明需来自银行或证券公司,显示近3个月内的资产状况,并且需要保持稳定。“这一点其实和购房时的资质审核很相似。”

  此外,还有一些隐性规则。该保险代理人进一步解释,办理保单融资业务,部分银行设有最低存款要求,有点像“配货”。“例如,购买某款产品,客户账户中需保持至少10万港元。若存款金额达到100万港元,利率则可再降低0.5%。”

  但更大的风险在于套利空间本身极不稳定。

  “在极端情境下,回报率会从十几个点降至三四个点。”卢伟向坦言,第一是利率风险。若市场利率持续处于高位,例如保单预期回报率为5%,而融资利率升至4%,利差将大幅收窄至1%,收益空间显著缩小。若整个7年期内,利率居高不下,整体回报率可能会低于预期。第二是分红实现率风险。若原本预计第7年退保时保单价值为200万港元,但因分红实现率仅90%,实际价值可能降至180万港元,直接产生20万港元的缺口。

  不仅如此,提前退保也可能带来重大损失。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阮国恒2024年曾发文指出,利率上升将增加投保人的利息成本。若客户未能按时偿付利息或依银行要求还款,可能被迫退保以偿还贷款。而此时保单的退保价值很可能远低于已缴保费与累计利息之和,导致客户承受大幅资金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涉及保费融资的业务投诉近年来持续攀升。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披露的数据,2021年至2023年,有关保费融资的银行投诉数量分别为4宗、34宗和48宗,增长明显。

  近期投诉主要集中于三类问题:一是客户声称并未意识到自己从银行获取了贷款,误将月付利息视为保费缴纳;二是指责销售人员存在不实陈述,例如承诺“红利必定覆盖利息支出”或“杠杆操作必然带来更高回报”;三是销售人员在财务负担能力评估中虚报客户流动资产,以促成高保费保单的审批。

  部分保险机构在融资保单推荐时存在违规操作,进一步放大了杠杆风险。香港金融管理局2024年中旬披露的一则监管检查信息显示,部分机构要求存在负担能力错配可能的客户通过多次修改财务需求分析表格,以“重新确认”其财务状况,从而提高可用财力或保费支付意愿,这种做法令客户真实财务状况的可靠性存疑;部分贷款银行仅依据客户偿还月息的能力进行信贷评估,而未核实是否存在过度杠杆的风险。

  
 

   格蕾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