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1日,
有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表示,此次关税税率中,各经济体被分为三类:其中,对美商品贸易逆差经济体的税率为10%;与美国达成协议或对美有小规模贸易顺差的经济体税率约为15%,约有40个左右;与美国没有达成协议且存在对美大量顺差的经济体税率较高。
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其他细节仍有待公布,包括所谓的“原产地规则”,该规则将决定哪些产品需要转运或途经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面临更高的关税。该官员表示,未来几周将作出决定。
有消息称,美国司法部准备专门成立一个办公室配合上述政策打击转运避税贸易。
此次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倍感意外的情况,譬如,一度传出谈判进程乐观的瑞士税率被定为39%。又如,特朗普此前还签发一份行政令,称将加拿大商品的关税上调至35%。
而同在严光普对表示,美加之间,加拿大有些“不服管教,但谈成是迟早的事情,而墨西哥则是怎么谈的问题,因为大量美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如果对墨西哥过于苛刻实际上也会伤害当地美国企业。
彭博行业研究发给的报告称,如果新税如宣布的那样在七天内生效,并且与欧盟、日本和韩国的汽车税协议得以维持,美国平均关税税率将从现在的13.3%上升到15.2%。
该报告称,可以肯定的是,评估如此大幅度的关税上调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一项挑战,自二战以来美国从未如此上调过关税。“根据美联储在第一次贸易战中使用的模型结果,我们计算出,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平均关税上调12.8个百分点,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到3年内下降1.8%,核心价格上涨1.1%。即便如此,汇率调整的程度以及企业通过降低利润率吸收部分成本的意愿,可能会对这些预估产生重大影响。无论如何,关税都将对全球GDP造成重大打击。”
盛宝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查那那也表示,一系列新关税在纸面上提供了清晰的政策,但在实践中却带来了不确定性,“虽然市场现在了解了这些数字,但这些关税背后缺乏清晰的框架,以及看似随意的税率,只会加剧政策的不可预测性。”
具体而言,彭博行业研究认为,对许多美国贸易伙伴而言,加征关税会给需求带来下行风险,从而对经济活动和通胀造成压力,由于许多类别的产品仍免于加征关税,取决于其出口的具体构成以及其被分配的所谓“对等关税”水平。
“墨西哥和加拿大仍然受益于USMCA的大量豁免符合规定的商品,似乎仍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安然度过这场风暴,墨西哥获得延期,将芬太尼相关关税维持在25%,而不是7月份宣布的30%。”彭博行业研究认为,由于加拿大非能源出口关税高达35%,其经济面临的风险偏向下行,但“我们仍然预计大多数产品可以通过USMCA豁免免受冲击。”
“欧盟、日本和韩国现在的情况似乎比他们可能担心的要好得多,部分原因是汽车方面的谈判达成了协议。”彭博行业研究称。
此前,美方同欧盟、日本和韩国达成协议,将其汽车出口关税从25%的普遍税率降至15%。
不过,彭博行业研究警示,任何关于新的行业关税,尤其是针对药品和芯片也有可能显著改变风险的分布。
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