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技 >

创新药攻势再起,港股通创新药ETF涨超1%!机构:中国创新研发高效,愈发获得全球认可与追逐!

标签: 日期:2025-06-30 14:27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港股通创新药ETF近4日净流入超12.6亿元,最新规模超77亿元强势领先同类,续创历史新高! 港股通创新药ETF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CRO概念底部拉升,昭衍新药涨超10%;云顶新耀涨超9%,三生制药涨超3%,药明生物涨超2%,百济神州微涨。下跌方面,荣昌生物、

  港股通创新药ETF近4日净流入超12.6亿元,最新规模超77亿元强势领先同类,续创历史新高!

  港股通创新药ETF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CRO概念底部拉升,昭衍新药涨超10%;云顶新耀涨超9%,三生制药涨超3%,药明生物涨超2%,百济神州微涨。下跌方面,荣昌生物、中国生物制药跌超1%,石药集团跌近1%。

  新药方面,信达生物研发的首款国产减重创新药玛仕度肽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该药物也是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有望打破目前由跨国巨头诺和诺德、礼来主导的全球减重药领域双雄争霸的格局。

  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不同,玛仕度肽的作用靶点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和胰高血糖素受体。激活GLP-1受体,能够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量;激活GCG受体,能够促进肝脏脂肪分解,增强能量消耗,从而改善脂肪肝。这种双管齐下的机制,不仅具有协同减重效果,还能直接改善肝脏脂肪代谢,缓解肥胖带来的脂肪肝等问题。

  招商证券认为,复盘2018年以来的创新药板块行情,技术创新+市场扩容是行情支撑。2022下半年至今,大Beta震荡情况下,技术创新+出海驱动趋势下走出2022-2023H1、2025年初至今两段超额,尤其创新药出海,已经形成产业趋势。

  2025年5月,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现象级的BD交易,辉瑞以12.5亿美元首付款,60亿美元总金额引进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截至目前,2025年国内创新药项目已经完成BD项目数量超过80项,分子形式多样广泛。创新药出海,是供给与需求方相互成就的产业逻辑。从MNCs引进交易数量及交易金额情况来看,中国成为增长最快的国家。从出海金额统计来看,以最具代表性的首付款金额,国内创新药企从2020-2024年,首付款金额从5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侧面印证了国内药企的全球竞争力。

  招商证券表示,从供给方的角度,中国创新药项目的研发效率与质量不断提高,具备全球竞争力。国内创新药大规模研发投入自2015年药审改革开始,已经10年左右时间。根据统计,2015年-2024年在国内首次申报NDA的创新药数量逐年增加,且国产创新药占比不断提升,已经占据国内创新药NDA的半壁江山。中国的临床资源与科学家的高效率研发,已经让中国成为创新药早期研发的集中地,成为BD的“超市”。研发效率上,中国创新药项目从IND起到获批,耗时正在逐年降低,突破性疗法或附条件批准耗时更短,真正完成了“多快好省”。

  从需求方的角度,海外MNCs面临专利悬崖与海外药品降价压力,需要高效且价格合适的早研项目补充,国内创新药企业的研发项目是最合适的选择。

  从疾病领域与新技术平台突破角度,以GLP-1为代表的疾病领域与以双抗为代表的新技术平台上不断出现突破,国内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可体现比较优势。创新药领域创新驱动的底层逻辑不会改变,疾病领域方面的突破以GLP-1、AD、NASH等为代表,有望打开在肿瘤之外的大市场空间适应症。技术平台创新方面的突破以ADC、CAR-T、核药、基因

  在技术平台创新方面,无论是CAR-T、ADC或者双抗,均有表现出优异的研发质量,具备“BestinClass”的潜力。在临床推进速度上,同样看到全球领先的靶点推进速度。体现出中国企业在研发速度与工艺质量创新上的优势。

  在国内的商业环境中,医保仍未最大的支付方,在国家医保之外,正在探索商业保险为创新药支付提供的新增量。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预计今年内发布,将为商业健康险药品保障范围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商业健康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港股通创新药ETF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近72%,龙头属性突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标的指数特点鲜明:

  纯度更高的创新药;

  弹性更高的创新药;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场外联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