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背景下,资金持续汹涌布局港股红利ETF基金,连续11日累计增仓超1亿元!港股红利ETF基金最新规模为28.54亿元,同类规模领先!
截至10:54,港股红利ETF基金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不一,煤炭股中,兖煤澳大利亚涨1.49%领涨指数,中煤能源涨超1%;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走强,中国移动回调;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股多数回调;三桶油集体下跌;航运、非金融板块等多数回调。
数据截至2025061613:11,成分股仅做展示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
资金面上,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市场,截至6月16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超6300亿元,同比增长超一倍,与此同时,南向资金在港股交易占比持续提升,据华鑫证券统计,2024年以来,南向资金成港股重要边际资金,尤其是本轮AH科技资产重估行情以来,南向成交占比中枢进一步上行至43.75%,对板块轮动提示能力明显增强。
南向资金此番涌入扫货,更倾向于“哑铃型”配置,一端是高股息资产,另一端是科技成长、可选消费等板块。今年以来,港股通主要加仓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科技成长个股,以及建设银行、中国移动、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神华等高股息个股,其中大多为港股红利ETF基金标的指数成分股。
从今年以来的市场风格来看,南向资金延续“哑铃策略”或是市场结构分化所致,采取哑铃策略可以平衡风险与收益,既能抵御市场的不确定性,又能抓住增长机会,满足投资者对稳定性与增长性的双重需求。
从券商观点来看,2025年下半年结构性分化或加剧,哑铃策略将持续有效!中金公司提出“红利+成长”哑铃策略:稳定回报资产受追捧,即便收益率走低,存款、国债、黄金、高分红股因其确定性仍受青睐。成长性回报资产估值溢价:能提供增长前景的科技、新消费、生物科技等估值走高。
高股息率:标的指数股息率同类领先,最新股息率达7.71%,居所有主流红利类指数前列。
估值“比价优势”凸显:港股估值相比于A股更低,安全边际更加充分。
3、稳定可预期的高水平分红: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的港股红利类ETF,一年可最多分红12次。自2024年7月以来连续11月分红,纳入此次分红在内,港股红利ETF基金每10份累计分红0.3元。
4、行业平衡、成份股聚焦: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低利率背景下,跟随长期资金寻求配置线索,不妨关注“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同指数规模领先,已累计分红11次,为分红次数最多的港股红利类ETF,股息收益相对确定,安全边际更充分,两融标的,玩法升级!无证券账户者则关注联接基金,全市场首只港股红利类指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