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供图
音乐等音乐平台。2022年,短平台加入竞争,快手依靠顶流周杰伦刷足了存在感。抖音则通过五月天、孙燕姿等站稳了脚跟。背靠腾讯的号也不示弱,利用强社交的属性,依靠张国荣、周杰伦重映演唱会接连拿到刷屏级热度。腾讯音乐则靠着多年的积累持续发力,2022年第三季度举行共32场线上线下演出活动。
、优酷、哔哩哔哩等七大平台同步上线。除此之外,还配合流媒体传播特性,邀请顶尖舞者陪看畅聊活动,同时邀请演员和主创人员召开了线上见面会,最终成功实现破圈。
2022年线上演出
据中国歌剧舞剧院统计,2022年,三场线月底线余万元,全网曝光量过亿。
除了国有机构,很多民营艺术团、传统艺术家也主动走进直播间,开启线上演出,甚至线上演出已经成为部分艺人的主要收入
“从量级上来看,几万、十几万粉丝,几万收入可能很少。但具体到本就收入不多的艺术家、艺术团,这些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增长”,潘燕解释,“有些艺术团没开线上时,只有当地老戏迷或者以社区惠民项目吸引人来观看,但通过线上可以覆盖线下群体,吸引新观众。”
线上演出仍做着流量生意,观演需求正由刚需转向娱乐消遣
据北京市文旅局数据,2023年元旦假期,线下演出场次基本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全市75个剧场举办线万元。
那么,线下演出是否会影响线上演出的发展?多位从业者均表示,两者不冲突,内容方可以同时提供两种内容,关键在于用户是否买单。
如今,线上演出仍然做着流量生意,大多靠赞助费覆盖成本,以免费吸引C端用户流量。
摩登天空是最早尝试线日就和B站合作推出了“宅草莓不是音乐节”,当年2月22日立刻又开始第二季,联合今日头条和西瓜等平台,成功实现商业化运作。
据张翀硕介绍,现在音乐公司和平台合作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平台主动采买,机构或音乐公司授权给平台,收取授权费。另一种是音乐公司和平台共同合作推动商业化。“摩登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先有商业化再去立项。你可能看到我们推出了8个节目,但实际上可能孵化了十几、二十个,最终能够实现商业化落地的是8个,其他的可能就流产了。”
随着线下演出恢复,张翀硕认为:“线上演出将向‘节目化’转变,用户需求也会从居家时期线上参与、付费观演的刚性需求向观看长内容的娱乐消遣需求转化。但在长的内容中,相对影视剧综等用户群体更大的类目,‘演出类的内容’竞争力略显不足。”
“线上演出如果只是单纯地放一个回放或者是直播,还是有局限性的”,尹龙说道,“未来只有利用技术提升线上演出的感官体验,才有可能有更多的付费演出。否则没有顶流很难向C端付费,这其实是一个不太健康的商业模式。”
据潘燕预测,接下来线下演出恢复正常后,大家放在线上的精力就会减少,因此线上一定要去尝试新的模式,尝试如何产生市场价值。“你不能永远免费,定制化意味着更多的投入,但如果不能产生市场价值的话,谁来做投入?”
据悉,爱奇艺2021年打造的the9“虚实之城”沉浸式虚拟演唱会投资成本过亿,而一场类似于洛天依万人级的全息投影演唱会的成本也高达千万元。
只有创造出“阿凡达世界”,用户才有真需求
元宇宙开启演唱会的360度视角观演、XR为线上演出带来沉浸式体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线上演出多样化,与此同时,线上演出也成为技术的表现载体。压着2022年的尾声,快手宣布成为周杰伦元空间独家合作伙伴,共同探索音乐元宇宙的可能性;pico推出。
尹龙表示:“技术是能够改变业态的关键,但重点不是在技术好坏,而是在于要给乐迷新的观感,让乐迷在线上体验到live的魅力。”
要达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五月天在2023线上跨年演唱会中,运用XR技术复刻十年前的演唱会,在演唱会末尾,诺亚方舟从天而降。事后,很多网友称仿佛看了场科幻电影,制作团队“8IDStudio”在微博分享了幕后制作故事称挑战很大,“虚实之间,何时转换的时间点都要去对”。
五月天跨年演唱会运用XR技术呈现“诺亚方舟”从天而降
抖音在“复刻”线下演出的体验时做了很多尝试,例如增加互动玩法等。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透过小屏,和观众产生共鸣其实有先天的局限性,因此也更加关注如何在方圆之间把演出内容的魅力传递出来。“难点主要还是现场感,在线下观众和艺人处于同一时空中,艺人和观众,观众和观众之间都会有互动,有共鸣。在线上捧着手机、看着电视机,其实很难达到这样的一个状态。”
尹龙认为,技术之外,线上演出也对基础建设和硬件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现在拥有VR设备的用户仍然较少,这也导致技术内容制作出来缺少可承接的用户,进而影响线上演出和技术的融合。
对于线上演出的技术化,行业均充满信心。“未来大家不会停止对线上演出的探索,可能数量上会压缩,但形式会越来越多,也会有更多的技术性尝试。”潘燕说。
抖音相关负责人对未来的线上演出作了展望:一方面,未来线上和线下的体验壁垒会逐渐消解,借助流量优势,演出直播间变成喜好的交流场,有助于观众满足社交需求。另一方面,线上演出也会演变出自己的特点。首先无门槛的观看体验,随时随地都能融入其中,带来更多的体验价值;其次是更丰富的互动环节,让更多观众参与到一场表演中来;三是在内容上可以创造更多可能性,VR、AR等技术革新,传统音技术进步……在内容提升上,线上将比线下拥有更多的优势。
“未来的线上演出将是真正意义的沉浸式体验,如同阿凡达对于未来人类的分身的想象一样,是一种跨时空、超现实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会的体验。到那时,这样的线上演出将成为用户的刚需”,张翀硕说,“我坚信未来人类一定会有一个镜像世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积累,去创造镜像世界里面的数字资产。”
目前来看,已经步入赛道的平台和公司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但线上演出天花板的高度还要看技术的应用情况。如果线上演出能实现完全不同的观感,或许也能创造一个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