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亦是该馆的出资方之一。
短短8个月,“遇见博物馆”就在国内落成三馆。“一个场馆从前期筹划到落成,大概需要6个月。投资额会因不同的体量和基础情况差异较大,通常都是千万级的量级。”秋童向
“文化艺术短期很难盈利,通常的回报周期要好几年甚至十年,我们希望能够陪伴观众长期成长,给他们提供更多文化服务,在其他服务中争取有一些成本的回收。”秋童说。
继北京、上海之后,遇见博物馆落子成都,在李保宗看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选择。“来成都前,我们对成都的展览市场做了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看到成都居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城市也很年轻化,文化消费能力较强。我们相信在这里一定会有好的发展前景。”
数据显示,成都目前共有博物馆16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50家、非国有博物馆110家,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均位列全国城市第一。
展览吸引了名家何多苓
“国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老百姓对于美育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我们相信‘遇见博物馆’不仅拥有广阔的市场等待开拓,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等待释放。”李保宗看到了“遇见博物馆”对国内艺术展览发展的借鉴指导意义,也清楚当中亟需攻克的难点。
“文化艺术的工作本来就是很难的。首先,在这个行业人才很少;其次,所有内容打磨都需要时间。高额的商业成本,让我们面临一些发展压力。”李保宗说,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机遇。“中国GDP一直在稳步增长,对于高质量的文化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未来,文化行业一定会更加蓬勃发展。我们希望将来自全世界的美好文化艺术带给国人,让看美展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