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前沿 >

高等教育改革成效如何?教育部:毛入学率达57.8% 整体水平进入世

标签: 日期:2022-05-17 18:47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发布会中办、国办先后印发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发布会中办、国办先后印发等重要文件,教育部先后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人才培养“连续剧”接续全面展开,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视。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图为北京大学图书馆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吴岩介绍,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全民族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吴岩说。

  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吴岩表示,通过“211”、“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上线亿人次在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

  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表示,在发展阶段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为普及化高等教育。

  在改革思路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以往的增量改革转变为存量改革,开始了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谢维和指出,这种转变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开始具有了新的发展动能与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活力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等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在人才培养上,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创新的理念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陕西打造西北高等教育发展新引擎

  去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在国家战略和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谋划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吴岩在发布会上表示,围绕“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夯实办学基础,“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7亿元,实施“一省一校”和“一校一案”,“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每年每校由中央财政支持约1亿元。

  “深化对口支援工作,119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103所中西部高校,实现西部12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吴岩说。

  在发布会现场,中西部地区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也介绍了相关经验。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介绍,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据刘建林介绍,陕西省积极推动由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环大学经济圈、产业带、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探索“城校共生”发展模式。积极推动以大型企业为主导在企业总部设立的未来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构建校企、校地、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增强学校“造血机能”。

  与此同时,聚焦高等教育的集群发展,组建区域性的大学联盟。刘建林表示,将在已有的省内、国内、国际区域合作共同体基础上,牵头组建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联盟,完善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西部医学教育联盟等运行机制,在深化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牵引中西部高校联动发展上持续发力。通过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实现高校间的内引外联,打破壁垒,合作共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