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国销售的汽车中,近一半是进口的,而在美国组装的汽车平均近60%的零部件来自海外。
底特律车桥公司首席执行官穆舍内什一直从事在美国国内分销低成本汽车零部件的工作,但特朗普关税出炉后,他找不到便宜的美国替代品,家族企业面临破产风险,他正在起诉特朗普政府,要求取消关税,“我们每月的关税风险从过去每月70万美元飙升至700多万美元。”穆舍内什表示。
除了所谓“对等关税”外,特朗普政府还针对行业开征232关税,这种关税不仅覆盖产业,还覆盖原材料。目前特朗普政府已对进口钢铝、铜等原材料征收50%的关税。
针对近期密集出台的各种232关税措施,北京广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健对分析,美方此前的调查是以原料为主,现在又转向衍生品,总体上来讲就是要“把产业链上下游都堵上”,促进美国国内生产,摆脱对外生产依赖。
关税对不同公司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例如,美韩贸易协定对通用汽车有利,因为通用汽车在韩国的两家汽车制造厂主要生产价格实惠的紧凑型汽车,销往北美市场,占该集团美国汽车销量的近17%。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博拉在美韩贸易协定达成前表示:“如果与墨西哥、加拿大和韩国的关税降低,我们受到的关税影响显然会更低。”
与此同时,宝马表示,由于其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约有一半是在其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工厂生产的,因此美国政府对在美国组装的汽车给予退税将有助于抵消关税成本。
标普全球移动出行首席汽车分析师布林利表示,宝马在零部件上的关税负担可能相当高,因为它从欧洲进口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昂贵的零部件。不过现在,随着美欧贸易协议的达成,其汽车行业的关税将降至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永升对表示,通过美欧贸易协定可以看到,欧盟内的大制造商,譬如汽车业和航空业,游说能力的确较强。
不过从长远来看,美国汽车行业正在采取措施,例如,通用汽车最近公布了一项计划,将在美国组装厂投资40亿美元,将部分生产转移出墨西哥,从而增加30万辆汽车的产能。
赵永升对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旨在解决美方的财政、美债问题,也要应对美国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现状,最终消费者也要承担成本。
汽车服务和数据集团考克斯汽车 执行分析师基廷 的测算显示,到今年年底,美国的新车平均价格将上涨约4%至8%,预计9月份汽车制造商推出新车型时,价格将有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