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A股单边下行,银行相对坚挺,截至收盘,银行板块微跌0.15%,表现仅次于石油石化。个股局部活跃,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江阴银行逆市涨逾1%,江苏银行、杭州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跟涨收红。
A股顶流银行ETF早盘低开,盘中一度转涨再探新高,午后延续活跃,最终逆转收红,全天微跌0.12%,延续年内超额表现。
今年以来,银行ETF多次刷新历史新高。截至今日,银行ETF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累计上涨11.87%,较上证指数、沪深300分别超额12.18和14.2个百分点,相对收益显著。
关于银行板块走势强劲的原因,从中长期视角看,银行是稳健资产的代表,经营稳健、分红稳定且股息率较高,同时银行的低估值使其具有较好的防御属性。在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趋势下,银行成为大资金的好去处。
从短期驱动因素看,监管强化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引导公募基金向低配行业流入。根据兴业证券数据,2024年末主动基金的银行持仓占比仅3.81%,而沪深300指数中银行板块权重高达13.67%,偏离度将近10个百分点。预计主动基金有望增加银行持仓,缩小和业绩基准的偏离度。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认为,银行板块核心的投资逻辑依然会延续,原因有三:一是,银行是高股息率板块的代表,上涨之后股息率依然具备吸引力;二是,作为公募基金欠配的板块之一,银行板块有望持续获得机构资金流入;三是,政策短中期对银行板块的息差有呵护,银行板块整体的经营稳定性有望获得提升。
浙商证券更是鲜明指出,当下不是行情的下半场,而是长周期的开始,趋势的力量是本轮行情的底层逻辑,“时间的玫瑰”是本轮行情的选股思路。
顺势而起,攻守兼备!看好银行板块配置性价比的投资者可以关注银行ETF及其联接基金。银行ETF被动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囊括A股42家上市银行,近三成仓位布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捕捉“高股息”主题机会;约七成仓位聚焦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高成长性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是跟踪银行板块整体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