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前沿 >

构建中国特色ESG生态体系仍需多方持续努力

标签: 日期:2023-12-30 06:08来源:未知作者:admin
12月27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23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构建中国特色ESG生态体系圆桌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就ESG未来发展及生态体系建设积极出谋划策。 近年来,国内ESG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今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

  12月27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23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构建中国特色ESG生态体系”圆桌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就ESG未来发展及生态体系建设积极出谋划策。 近年来,国内ESG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今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首批两份国际可持续准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清晰可比的信息。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能力建设专员程红粤表示,构建ESG生态体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最基础的问题就是需要一套大家公认的高质量信息披露体系,而ISSB就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和基础。 而对于信息披露涉及的具体内容,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数据主任宋伟泽表示,中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风险里有一个概念叫转型风险,中国经济社会在向碳中和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出台很多气候政策以及做出重大的技术突破。 嘉实基金ESG研究部负责人韩晓燕表示:“气候变化是ESG框架里最核心的议题,公司在ESG投研的过程中,将气候变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双碳’目标出台后,国内ESG体系建设加速,上市公司ESG水平和意识逐步提升。” 据了解,在ESG评价体系和指数产品方面,今年4月份,国新咨询发布了中国国新ESG评价体系,这是从国有运营公司的角度发布的A股市场评价体系。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研究员朱清艳表示:“从2022年10月份成立以来,公司积极做本土ESG体系的探索和实践者,也参与了一些标准建设,不断推动本土ESG生态圈建设。” 评价标准不统一是目前ESG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朱清艳表示,目前大家对ESG的关注还比较笼统,很多披露的模板也比较笼统,不同的企业需要结合行业、区域还有业务多做研究。 也正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漂绿”现象。对此,韩晓燕认为,“漂绿”很大的成因是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一致性的ESG信息披露标准。不管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需要从自身运营和目标上做深入的研究和布局,需要意识到ESG是长期且必要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