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前沿 >

认出一个字,奖励10万元!你不来试试?

标签: 日期:2022-12-27 15:26来源:未知作者:admin
12月27日,安阳市举行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甲骨文研究,在全社会掀起释读甲骨文的热潮,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前期组织释读的基础上,将分期分批推出未释读的甲骨单字。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的一篇悬赏公告曾引发广泛关注。

  12月27日,安阳市举行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甲骨文研究,在全社会掀起释读甲骨文的热潮,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前期组织释读的基础上,将分期分批推出未释读的甲骨单字。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的一篇“悬赏公告”曾引发广泛关注。公告称:

  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

  据介绍,甲骨文,又称“契文”或“甲骨卜辞”,它的发现极具偶然性。

  清光绪二十五年,有个著名的金石学家病了。他叫王懿荣,也是当时的国子监祭酒。有个大夫就给他开了一剂药方,需要用到一味叫“龙骨”的药材。

  王懿荣觉得这名字奇怪,便派人到药店买回没被捣碎的“龙骨”,意外发现上面有许多奇异的纹路。

  此时,他擅长的专业立马发挥了作用。经过观察,王懿荣认为这些龙骨是年代久远的兽骨遗留,上面的“画纹符号”不同于青铜器上的铭文,于是便开始高价大量收购带字的甲骨,甚至不惜为此散尽家财。

  同时,王懿荣开始对照典籍文献,研究他的“发现”,推测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产物。他离世后,其收藏的千余片甲骨由好友刘鹗收购。1903年,刘鹗将王懿荣和自己收集到的甲骨选拓1058片,编写成一书,这也是中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专著。

  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们将甲骨文研究接续传承,并让这门古老的学问不断推出新的成果。

  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教授说,虽然甲骨文研究已过百年,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一是认字,二是片数,三是断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