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安全的家庭场景,工业的场景强调刚需。”高端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奚伟向表示,工厂里的分工极为精细,像搬运、下料、打螺丝、焊接等工种各有其职责。机器人进入美的工厂后,可以借助大模型训练来学习工人的操作方式,进而胜任不同工种的任务。
当高度拟人化的机器人入驻自动化运行的“黑灯工厂”,是否还需要人工参与呢?“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比较好的补充”,奚伟坦言,人形机器人的价值,在于填补柔性生产最后一公里的自动化空白。尽管黑灯工厂的自动化率已达90%,但仍离不开人的参与:像总装环节中,打螺丝、面板装配等工序,用机器人操作的效率反而不及人工。
而打螺丝这道工序看似简单,恰恰对机器人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奚伟告诉,目前打螺丝也可以用工业机器人来做,但是存在明显难点,“它对移动能力、据奚伟透露,美的目前已经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进厂。“我们的轮式人形机器人用的是库卡的移动底盘,这样就能使它无缝衔接到现有整个工厂的运营体系中”,奚伟介绍道,该人形机器人可与工厂大脑无缝对接,搭载多项智能体技术。目前,美的工厂内的轮式机器人AMR主要负责点对点的搬运任务。而与人形机器人相比,AMR在路线和任务处理上灵活性稍逊,人形机器人不仅能走不规则路线,“任务处理也更具柔性。”
“我们希望人形机器人能无缝衔接现有生产线,不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奚伟表示,把机器人放到工厂后,通过离线学习掌握技能,就能取代工厂内部分重复性的工作,“针对长期从事单一工序的岗位,该应用可实现快速工厂部署,大幅提升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