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昨日走势复盘
昨日,A股指数全天大幅震荡,截至收盘,沪指涨0.05%,深成指涨0.23%,北证50跌0.18%,创业板指涨0.51%,科创50涨0.02%。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6815亿元。两市个股涨跌互现,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95.45亿元。板块题材上,国防军工、大飞机板块领涨,房地产、大消费板块领跌。
十大券商机构观点汇总
1)光大证券:核心通胀企稳回升 关注需求回暖后的结构性通胀
光大证券点评2022年12月价格数据称,12月,受猪价、油价下跌影响,CPI同比低预期上行,但随着疫后出行需求回暖,核心通胀企稳回升;PPI同比降幅超预期,同样受国际油价下跌拖累。向前看,随着各地疫情过峰,消费需求回暖将带动核心通胀逐步升温。但在年内消费需求温和复苏、外部通胀压力缓和的背景下,预计通胀上行高度可控,出现服务型结构性通胀概率较大。
2)广发证券: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关注数字经济产业链
广发证券研报认为,通信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和算力基建,保障数字基座合理建设和信息高可靠传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力延伸,为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建议关注信息&算力基建,企业/行业数字化转型涉及产业链的相关标的。
3)中金:12月成交量价仍跌 售房者预期边际回暖
中金公司更新了2022年12月中金存量住房市场监测体系相关数据,12月二手房成交量、价边际走低,2022年房价累计跌幅达高个位数。数量层面,12月二手房成交量指数或受疫情影响环比下降15%,同比增幅回落至零值附近;2022年房价累计下降5.7%。12月重点城市挂牌价环比转增,年末疫情平复和政策边际调整带动售房者预期回升。往前看,中金公司预计在需求端政策不断发力的背景下该趋势有望延续,并在中期维度上逐渐转化为二手房成交量价的改善。12月租金环比持平微跌,淡季待租周期明显拉长。短期看,地产及物业板块风险收益走好,投资收益确定性提升;中长期继续看好财务稳健、土储优质、拿地积极的均好型房企在供给侧出清和行业格局优化过程中的受益逻辑。
4)海通证券:预计23年全年生猪价格中枢或将高于22年
短期来看,压栏肥猪的出栏以及短期需求的疲弱仍然对猪价形成压制,但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和消费需求的恢复,以及肥猪的逐步出清,生猪价格也有望重回上涨;
预计23年全年生猪价格中枢或将高于22年,生猪养殖企业凭借低成本将更为受益,关注养殖企业的业绩兑现及出栏量成长情况。
5)天风证券:军工2022年呈现多领域供给压制 疫后复苏新订货有望春节前后启动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1)疫情压制供给,即将进入复苏新阶段:2022年航天/兵器方向导弹生产(前三季度归母-1.81%)、信息化新型号批产定型进度(前三季度归母-27.9%)受疫情影响,低于预期,行业处于供给压制阶段。2023年春节前后或随北京首波疫情高峰过后迎接订货新周期到来,同时新型号进度或出现追赶情况。(2)四条链关注新型号批产节点的突破,板块细分行业的结构分化或将出现,航发、航天/兵器火箭弹/机载导弹、国产化元器件、沈飞四条产业链或出现产业链内共振,保持高景气有望再次提速;(3)技术独占型企业估值或将与板块传统竞争企业区分,获得更高的中远期溢价;2、投资建议:已进入高性价比区域,临近疫后复苏行业重启,建议关注相应板块机遇。
6)华泰证券:钼市延续短缺之势 钼价或继续走高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我们认为钼价由供需主导,2008年经济危机下钼需求减少,钼供应过剩,钼价下行;2016年钼产能出清完毕叠加需求重新上涨,钼供应转短缺,钼价上行。供应端,中国为最大供应国;需求端,中国亦为最大消费国。全球近80%的钼应用于钢铁领域,随着特殊钢需求增长,预计2023-2025年全球钼消费量继续小幅增长至29.18/30.01/31.00万吨。我们认为2023-2025年钼市或延续短缺之势,存在继续推升钼价的可能性。
7)中信建投:通胀平稳收官,2023年关注工业通缩
1月13日消息,中信建投指出,2022年,CPI全年同比2%,从量上看物价水平总体温和上涨,但结构上差异较大。涨价较多的仍是以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剔除食品、能源后的核心CPI仅上涨0.9%,反映出需求端消费偏弱。展望2023年,防疫政策优化后,宏观消费的回暖预计对终端物价有一定拉动作用,核心CPI、CPI运行中枢均有望略高于2022年,核心CPI预计1.5%左右,CPI预计2.5%左右。2022年全年PPI4.2%,展望2023年,PPI全年负增长的概率较大,工业领域有通缩的成色。一方面高基数效应仍在,2023年全年翘尾因素均为负值,平均-1.2%;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较难有超预期表现。预计2023年PPI全年-1%左右。
8)华西证券:春季躁动行情有望延续
展望后市,经济消费的弱复苏,或带来1月份A股指数的小幅匍匐上行。一方面,1月和2月由于国内迎来春节和经济数据的真空期,市场更聚焦居民出行、消费等数据的填坑复苏。而近期高频数据显示,各地人流正在加快恢复,国内经济逐渐步入复苏。
同时,海外加息放缓、国内“扩内需”政策落地、房地产和经济等领域释放偏暖信号等,也是促使市场风险偏好再抬升的驱动力,A股春季躁动行情有望延续。
9)东吴证券:银行积极备战2023年“开门红”,建议关注两条主线
东吴证券研报表示,货币政策精准发力降成本、扩消费、稳地产,蓄力“开门红”行情。从央行、银保监会工作会议到郭树清主席,基本围绕降成本、扩消费、稳地产三大重点领域展开,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增量政策可期,例如降准降息、提高赤字率和专项债额度、发放消费券、松绑一二线城市地产限购限贷政策等。银行积极备战2023年“开门红”,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区域发展强劲、信贷资源充足、资产质量优异的银行,关注杭州银行(600926)、江苏银行(600919)、常熟银行(601128)、成都银行(601838),二是受益于房地产修复,迎来困境反转的优质银行,例如平安银行、兴业银行。
10)中泰证券:国内疫情影响逐步消散 地产酒品牌将呈现较强业绩反弹韧性
中泰证券(600918)发布研究报告称,地产酒品牌长期以来在营销渠道方式引领整个白酒行业发展,近几年来地产酒品牌渠道模式持续迭代更新,凭借渠道的深耕细作,在疫情影响白酒消费场景受限的情况下,地产酒品牌渠道蓄水池仍为增长提供确定性。短期来看,随着国内疫情影响逐步消散,宴席消费、商务消费等白酒主要消费场景将实现快速修复,该行预计地产酒品牌将呈现较强业绩反弹韧性;长期来看,地产酒较强的渠道运作能力将为产品结构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在品牌势能提升的同时向全国化名酒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