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概述:
两市盘初冲高后一路走低,盘中一度涨0.9%的沪指最终收跌0.46%,报3054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跌0.33%、0.36%。市场情绪依旧低迷,成交量相对昨日有所回升,全天成交额6570亿,两市下跌个股多达4100只,840股上涨,北上资金净买入28.15亿。盘面上,题材概念整体表现低迷,早盘活跃的消费股,午后回落,猪肉、白酒、供销社等概念涨幅靠前,水井坊、正邦科技涨停。新能源及矿业股成下跌主力,隆基跌6%;熊去氧胆酸概念重挫,新华制药跌8%。
观点:
即将迎来2022收官行情,回顾过去一年,我们的大A股在经历一波先跌后涨、再跌再涨的震荡行情后,整体下跌的表现令不少投资者都有些失望。截至12月21日收盘,上证综指(000001.SH)为3068.41点,相比年初超3600点的数值,整体跌幅超15%。
2023年大部分时间核心推荐的关键词,还是围绕“内需”和“总量经济弱相关”。基于此,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大安全(信创、半导体、军工、医疗器械、机床设备、稀土),对应重点指数是科创50;海风、国内电站大储(赛道成交额占比7月达到前高,随后开始修正,目前拥挤度终于降到了比较低的位置);数字工业:5G工业互联网,最新进展是工信部把5G工业专网通信的新频段发给了中国商飞,可以理解为产业由个别试点到全面铺开的转折点;困境反转:围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服务业,港股的出行链,动保(猪肉后周期),火电和新能源运营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