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各主要指数均有显著下跌。截止9月22日,万得数据显示,上证指数下跌14.6%、沪深300下跌21.7%、创业板指下跌30.2%。巧合的是,今年以来美股主要指数的跌幅和结构跟A股非常接近,截止9月21日,万得数据显示,道指下跌16.9%,标普500下跌20.5%,纳指下跌28.3%。但两者下跌背后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我在年初对外交流的时候讲过一个判断,我认为今年大概率美股表现差于A股,因为美股在前期不断宽松中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同时面临着今年明确的加息预期,所以大概率表现较差,而彼时A股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悲观的因素。
回过头来看,实际A股表现要显著差于我们年初的预期,也没有跑赢美股;线索也是比较清晰的,主要就是黑天鹅的影响。1月份的下跌是结构性的正常调整,主要下跌的是估值较高的抱团赛道股,因为是市场热点,所以给投资者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大,但其实很多行业还行甚至个别还有上涨,上证跌幅也不大,创业板跌幅比较大。2月份市场有一定缓和,但是情绪还没恢复过来,3月初就突然爆发了俄乌战争,市场开始担忧全球经济复苏和能源通胀,市场出现第二波下跌(而美股受益于全球避险资金,同期反而是上涨的)。进入4月份,上海疫情开始发酵,人民币也出现短期快速贬值,市场出现第三波下跌。5、6月份其实是在巨大争议中逐步消化了这些利空,市场超跌反弹,反映了一些经济恢复的预期,且风格又回到成长和抱团。但随着国内疫情多地发散不断反复,经济不好的预期和逻辑不断强化,人民币也再度走弱,三季度市场又进入震荡下行通道。
国信资管的权益投资风格主要以均衡配置、精选个股为主,回避了高估值的抱团赛道股,总体持仓品种表现没有出现大幅回撤。同时,仓位上谨慎不犯错,在1月份下跌中保持了相对谨慎的仓位,而在3、4月份的超跌过程中缓慢而坚定地加仓。
展望后市,市场目前主要的担忧是疫情反复拖累经济复苏,而经济维稳措施效果不大。我们认为,3季度市场的下跌很大程度上已经反映了这一担忧,而且自2020年疫情以来,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一直都不是主导市场走向的主要因素,流动性往往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常会的稳经济措施、央行下调LPR、MLF和存款利率,都说明国家仍然非常重视经济维稳,这些政策的生效一般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权益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当前资产荒的背景下,配置性价比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市场的估值结构仍很不均衡,结构性高估风险和结构性低估机会并存。
在不断下跌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情绪难免普遍悲观。但投资需要一颗“大心脏”,保持平常心非常重要,要警惕从众的情绪化操作。我们常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而一个公司的基本面和合理价值不会因为市场情绪的起伏而变化。当股价脱离公司合理价值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恐惧,反之我们则应该贪婪。但是贪婪和恐惧只是一种比喻,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平常心,保持客观清醒。正所谓无往不复 ,艰贞无咎,市场总是有涨有跌,在跌下去的艰难时刻坚持正确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一定能获得好的结果。在目前3100点位置,我们要比3300点的位置更乐观,我们判断市场整体方向较大概率是存量博弈的震荡向上,需要继续回避高估值抱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