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渭源县始终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以项目建设扩投资、促增长、稳预期,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增后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加大调度争取力度,争取到项目建设资金6.1亿元,其中债券资金5.4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0.7亿元。县列清单项目130项,总投资137.4亿元,开工建设117项,1-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6.3亿元,同比增长24.6%,加快项目建设,促进渭源经济社发展关键要抓好落实。
一、在理顺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完善项目建设“一总六分”清单管理机制,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实行清单化管理机制,有效保证了项目的落地实施和快速建设。持续完善项目包抓推进“1+1托4机制”,推动渭源县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招商合作等工作。持续运用“周调度、月研判、季分析”机制,每周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对分管部门的项目及相关重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判,研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推进缓慢的单位督促其深入剖析问题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针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召开项目调度会、现场办公会议等措施逐项解决,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照时限要求推进落实。同时,强化清单管理,对重点事项建立台账,由两办督查室进行督办盯办,确保重点工作、项目建设按照时限要求全力推进,并将落实的效果作为各单位季度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严格的考核奖罚机制,进一步提高各单位工作落实效率和质量。
二、在用足用活政策上下功夫
认真研究国家、省市关于项目建设的各项政策,把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确保政策措施发挥最大效能,下大力气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含金量高,对渭源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超前谋划储备网络型基础设施65项,总投资304.1亿元;2023年渭源县共谋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储备项目63项,总投资262.3亿元,申请专项债券资金161.7亿元;新型城镇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项目153项,总投资203.12亿元;“十四五”规划谋划项目558项,总投资923亿元;“会清一体化”规划谋划项目211项,总投资424亿元;项目库按照国家、省、市政策还在持续不断的补充完善中。
三、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抓审批。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项目落地实施。按照“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全程优化”的原则。全面推进电子证照、数字化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方式,加快推进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运用。持续推进“四四三”审批管理体系建设,不断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能。进一步提高在线平台应用水平,实现投资项目全程网办,截至目前,渭源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共申报项目152个,申报总投资113.44亿元,其中审批类122个,申报总投资92.96亿元;备案类30个,申报总投资20.48亿元;已办结事项179项,按期办结率达100%。
二是抓开工。渭源县多次举办集中开复工活动,按下项目建设的快进键,吹响投资拉动的冲锋号。第一批集中开复工项目51个,总投资49.6亿元;第二批集中开复工项目共35项,总投资24.1亿元,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各项目业主、施工、监理单位,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强化项目组织领导和现场管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确保项目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真正做到建一个工程、留一个亮点、增一个精品。相关乡镇强化属地责任,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渭源县上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保民生的理念,一切盯着项目看、围着项目转、扭住项目干;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抓建设。2022年纳入投资清单项目130项,开工建设117项,1-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6.3亿元,同比增长24.6%。对2022年投资项目清单,确定了项目建设时间进度表,倒排工期,跟踪抓好协调调度,压紧压实县级领导干部和相关责任部门责任,形成一名县级领导加一个县直包抓部门,组成一个工作团队,托起“推进一个建设项目、服务一个重点企业、招引一个产业项目、推进一个项目前期”等4项具体工作,人人抓项目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四是抓统计。县发改局按照开工一项、反馈一项的要求,及时将开工项目清单反馈县统计局,县统计局指导各相关单位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申报入库工作,县发改局将对入库工作进行跟踪督办,对未入库的项目单位及时提醒约谈,确保开工项目应统尽统,全部按要求申报入库,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库。各乡镇、各部门对各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和申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进行比对、研判,县发改局着力核查项目完成投资不及时申报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及时提醒申报,确保项目完成投资及时申报。
五是抓质量。加强项目建设的工程监管,加大项目的督促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严格执行项目“四制”和项目资金报账制操作规程,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同时对已竣工和即将竣工的项目,开展了“回头看”,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建设质量。
六是抓督查。紧盯每年市列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的目标任务,逐单位对每个项目每一季度完成投资定期督查督办,切实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每月都有新的工程实物量。实行项目月统计、季分析制度,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县发改局、统计局配合,对每个项目每季度确定的计划投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各包抓责任领导进行汇报,对未完成任务的项目单位限时进行督办,力促计划投资任务能够按期完成。落实“3246”调度机制,进一步靠实了县发改局、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推项目、督项目的责任,形成三方合力,推进2022年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对前期进展情况实行“周调度”,每周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项目前期推进情况进行了调度研判,解决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确保前期各项工作每周有进展。项目建设工作中做到“监督在前”、全程监督、一体监督,切实为加快“五新”渭源发挥引领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