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时闻 >

150碗扣肉引发的“公案”

标签: 日期:2022-04-22 22:28来源:未知作者:admin
一起买家大量购买自制食品后 进行10倍索赔的案件引发关注。 重庆的王女士在卖出 150份扣碗类熟肉产品时, 虽然进行了真空包装, 但因没有标注产品相关信息, 被买家举报为三无产品,告上法庭。 最近二审结果出炉, 买家邵某以单位团购为由 在王女士经营的网

  一起买家大量购买自制食品后

  进行10倍索赔的案件引发关注。

  重庆的王女士在卖出

  150份扣碗类熟肉产品时,

  虽然进行了真空包装,

  但因没有标注产品相关信息,

  被买家举报为“三无产品”,告上法庭。

  最近二审结果出炉,

  买家邵某以“单位团购”为由

  在王女士经营的网店购买了

  150份扣碗类产品,

  本以为来了单大生意的王女士,

  两个月后却收到了起诉通知。

  
 

  2021年11月,

  重庆合川区法院一审判决王女士

  王女士上诉后,

  二审维持原判。

  二审中,

  重庆一中院认为,

  
 

  在上诉中,

  王女士一家还曾提出,

  据王女士称,

  邵某是自家老客户:

  “邵某2019年就盯着我了,

  后来还混入了我们的会员群。

  那个扣碗,

  他一开始买3份,

  还说好吃,

  后来一次买150份,

  然后就直接到法院起诉。”

  对此,

  邵某并不否认,

  “但王女士售卖自家产品多年,

  明知需注明产品信息

  ”

  
 

  而邵某的律师表示:

  有律师认为,

  根据

  第六十八条规定,

  因王女士销售的土特产均无相关信息,

  故被认定为“三无产品”,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

  职业打假人是否为“消费者”一直存在争议。

  有些法院认定职业打假人属于消费者,

  支持其索赔请求;

  有些法院则认为职业打假人不属于

  “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商品”的消费者,

  驳回其诉讼请求。

  根据,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

  现在,

  很多消费者喜欢在网络上购买

  手工食品、地方特产,

  想要“图个新鲜”。

  不过,

  买到“三无产品”吃坏肚子、

  甚至住进医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遇到这种情况,

  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

  在购买商品时要查看卖家有,询问卖家产品有无发现收到“三无产品”时应以免发生质量问题时难以维权。

  消费者在收到产品后发现与商家描述不符,可能存在欺诈行为后,当消费者与商家以诉讼解决纠纷时,可及时与电商平台联系,要求其提

  程鹏 盖源源

  卢祥勇

  封面转自央视网综合自法治日报、澎湃新闻、红星新闻、极目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