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盘面:
11月22日,沪指盘中在金融、酿酒等板块的带动下一度走高,重返3100点上方,随后震荡回落,尾盘勉强翻红;上证50指数亦走高,创业板指大幅下探一度跌超2%;两市成交约8800亿元,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出。
截至收盘,沪指涨0.13%报3088.94点,深成指跌1.18%报11002.93点,创业板指跌1.83%报2343.55点,上证50指数涨0.66%;两市合计成交8846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7.59亿元。
七大机构明日股市行情大盘走势观点汇总:
1、百瑞赢:大盘冲高回落 3100点关口压力较大
今天市场最靓的仔应该就是中字头概念股,首先拉升的是中国联通,通信板块上涨;结合昨晚的讲话,中字头个股就开始拉升,对于这个板块的拉升无外敷三个逻辑:一是昨晚谈到的“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让很听话的基金找到了方向。二是中字头个股估值都比较低,很多个股都是常年没有启动,目前都在底板底下;三是市场传出加快完善契合国企等各类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扭转国企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趋势。
既然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对中字头个股重新定价或者重新给出估值,那么对以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国产替代概念的信创、软件、芯片半导体等是不是可以给出一个高一点的估值?如果是这样后期国产替代概念应该还有机会。
技术上今天大盘冲高回落,主要原因还是下面的缺口没有回补,上方3130点附近开始压力增大,所以整体还是建议大家注意谨慎,等待下方回补3047点附近缺口再说。
2、钱坤投资:对于风险早有准备 主线也是讲生命周期的
1、可以说是最惨烈的一天,但又不是突然发生的事情,我从上周四上周五开始,最近的三四天都在强调一件事情:主线整体的风险在我看来是大于机会的,别看最近医药开启后排疯狂加速上涨模式,但前排是早已开始涨不动了,无论是华森制药还是众生药业这些不久之前的龙头已经是高位滞涨了。
短线策略的话医药你要么做没涨过的后排票的低吸要么就别做了,短期的盛宴是异常信号,整体来说医药是要小心退潮的,但短期又无法预测这种情况哪一天会结束,但心里是有数的,这些都无所谓看多还是看空,又不是非黑即白非做即右不用搞的这么二元对立。
更不是看指数就能看出来的,这些都是行情的细节,到了这个阶段节奏本身就很快,根本不存在什么预测就能测到的事情。
2、上周五是信号,那之后到现在是回光返照,今天又是个明确的信号,可以说几个大热点主线板块的退潮是已经在发生的事情。万事万物也都是有生命周期的,连电子产品都有何况股市里的这些热点板块。没什么好感慨的,从容正视这个事实,躲过这一波退潮的风险,耐心一些,等待下一波新主线的机会。
3、德迅证顾:修复行情中 调仓换股
果不其然,午后权重回落,普涨快速演变成普跌。这就是短时效应。若是早盘跟风追高,那么收盘或许就已形成亏损。
沪指收红是因为权重,尤其是银行全面上攻掩盖了市场的真实情形。两市实际走势没有分化,就是恐慌杀跌。
而权重板块内部分化极大,除银行外,多数权重类个股均冲高回落。也正因为权重的分化,导致了多方信心的快速溃散。
我们曾多次提到过,权重处在下降趋势中,底部形成与否需要较长时间来验证。在确认期间,权重缺乏持续性,更多的是诱多式反弹产生的短期效应。
大盘震荡行情仍在持续,题材轮动过程不乏投资机会。结合当前时点,业绩预盈的优质企业或在后期脱疑而出。
4、源达:指数午后显著分化 板块热点持续性较差!
技术上看,上证指数午后冲高后震荡走低,分时上黄白二线偏离较大,说明权重与题材走势不统一,短期更多还是权重方向的发力。日线级别上虽然回补上方缺口,但并未有效重回10日均线之上,而且上方还面临5日和60日均线交汇的压制,短期压力依旧要值得重视。创业板指午后回落比较深,日线级别走出反包阴线,并且短期均线也呈现走空状态,同时macd也有汇聚死叉的迹象。指数共同弱势下,建议还要注意做好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
应对策略及关注方向
操作策略上,周二市场一度有权重进行发力,但持续度不够再度呈现震荡回落,之后围绕平盘线再度展开震荡。而且盘面上热度散乱不持续也制约当下市场赚钱效应的回升,因此操作上建议多看少动,做好仓位控制,耐心等待情绪明朗后的低吸机会。
5、粤开证券:市场底部特征逐步显现,修复趋势确定
粤开证券指出,近期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地产政策边际宽松、外部流动性预期拐点等三重预期改善之下,市场底部特征逐步显现,修复趋势确定。但当前多重利好兑现叠加近期债市快速调整引发对流动性的担忧之下,市场反弹恐难一蹴而就,从历史经验来看,底部反弹行情仍需基本面数据的验证,因此,当下市场或仍将以板块热点轮动的博弈特征为主。
6、中金:市场前期已具备较多的偏底部特征
中金表示,尽管政策向经济的传导以及经济改善成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但疫情防控和房地产两大政策变化的信号意义值得重视,市场前期已具备较多的偏底部特征,预期好转的关键在于基本面的修复力度,建议投资者逐步布局。对A股市场未来12个月持中性偏积极看法,在政策调控、疫情防控、地产调整等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韧性如弹簧持续被压缩,一旦这些因素中某些或全部有所缓解,增长反弹力度可能超预期。
7、中银国际证券:基建高增长逻辑下建议关注建筑央企龙头
基建高增长逻辑下建议关注建筑央企龙头中国建筑,新基建领域建议关注产业链逐步延伸至风电光伏领域的中国电建和抽水蓄能工程骨干企业中国能建;地产复苏主线推荐铝模板领军企业志特新材、具有装配式与BIM 技术先发优势的华阳国际和发力高空作业的钢支撑租赁龙头华铁应急,建议关注已充分计提减值的建筑装饰企业金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