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观察 >

惠民保迎新规,监管明确不得无序“内卷”

标签: 日期:2025-08-01 22:56来源:未知作者:admin
在惠民保类业务从爆发期逐渐增速回落之际,引导其可持续发展的新规落地。 为贯彻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部署,规范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在保险

  在惠民保类业务从爆发期逐渐增速回落之际,引导其可持续发展的新规落地。

  为贯彻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部署,规范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在保险新‘国十条’中,商业医疗保险及普惠保险都是重点内容,而惠民保可以说是这两者的结合。”一名惠民保业务负责人表示,“惠民保前两年经历了爆发期,对我国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也有不可否认的贡献,但可持续性一直是讨论较多的话题,也经历了定位不清、保障责任模糊、部分产品经营不善等问题,这次进一步规范有利于惠民保未来走向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阶段。”

  作为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2020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因“政府背书、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等特点,一跃成为保险业顶流,弥合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断层,满足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2020年也因此被称为“惠民保元年”。

  由于在许多惠民保项目中,当地政府都扮演了或指导或推动的重要作用,因此从惠民保业务诞生之初,其定位偏向“政保”还是“商保”就一直是业内讨论的焦点之一。

  此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团队表示,监管部门一直以来都强调惠民保的商业保险定位。然而,政府的参与在产品存续和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达成共识,对于政府的信任也是消费者购买惠民保的重要原因。

  “保险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人民群众的优质医疗保障需求,优化城市商业医疗险产品供给,及时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责任范围,提供覆盖广泛、公平可得、保费合理、保障有效的保险服务。”事实上,惠民保业务一经启动就爆发式增长,与其普惠保险的定位密不可分。

  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许闲团队于去年底发布的

  2020年至2022年,惠民保经历了爆发期,2023年开始增速明显放缓。随着惠民保增长趋缓,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惠民保项目停售的现象。据了解,项目停售原因包括监管要求、经营不善、项目合并等多种原因。其中,“[*][*]螺旋”风险所导致的经营不善是市场对于惠民保产品在可持续性方面最为担心的一点。

  因此,此次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此次在规范定价方面,相对于目前许多惠民保项目较为统一的定价,部分业内人士亦建议未来可针对既往症人群、不同年龄等因素实行差异化定价。

  东吴证券首席战略官、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就曾在研报中分析称,从支付端来看,目前惠民保赔付压力主要来自既往症人群以及院内外自费项目支出,可以通过对既往症人群进行差异化赔付设计,对院内外自费采取分层责任及正面清单制度等手段进行管控,这也需要医保部门进行更为充分的数据分享。

  同时,事实上,在之前惠民保项目在各地落地的过程中,就出现过脱离当地实际情况推出多款惠民保竞品最终全部停售的现象。根据许闲团队的调研,安徽省某地级市2020年曾推出过两个惠民保项目,但均运行一期就停售。许闲团队推断原因可能在于市级产品的消费群体有限,不能维持惠民保产品基本的运营成本,以及两款产品在保障内容上各有优劣,无法彻底代替另一款产品。

  而提高参保率也是惠民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联合圆心惠保科技去年发布的业内人士认为,参与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公众认知度、获得感、满意度较低综合所致。对此,多名业内人士建议,除了进一步加强当地政府指导和推动、加强医保个账支持之外,优化消费者体验亦是重要方向。

  对此,此次近两年,部分地区的惠民保业务也通过买药打折、优先预约HPV疫苗等各种方式来提升消费者对于惠民保的获得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