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观察 >

意念说话!脑机接口临床新突破引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关注

标签: 日期:2025-07-18 18:11来源:未知作者:admin
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 10例受试者的大脑植入电极后,经过短时间训练,通过解码其大脑神经电活动,与脑部电极相连

  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

  10例受试者的大脑植入电极后,经过短时间训练,通过解码其大脑神经电活动,与脑部电极相连的电脑就会实时显示出他们想说的中文语句,实现“意念说话”。这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科研成果,将为渐冻症、脑卒中等失语患者带来福音。

  这一突破代表了我国脑机接口语言解码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就在前不久,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脑机接口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在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去年12月,一名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在植入脑虎科技的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后,首次实现了用汉语交流。

  解读语言方面的脑电信号,是脑电大模型的一项重要功能。据介绍,解读中文的脑电信号比英文难得多,因为英文的音素只有近50个,而中文的声母、韵母、四声的排列组合,使音素多达400个以上。

  岩思类脑依靠多脑区立体脑电协同解码技术,以及颅内脑电数据集的支撑,应用其自研的脑电大模型破解了这个复杂语言系统难题。目前,脑电大模型对中文声母的识别准确率超83%,韵母识别准确率超84%,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这个全球最大的人类颅内脑电数据库支持下,我们团队已研发出脑电大模型,它类似于ChatGPT的底层预训练模型,能精准读取脑电信号的意图。”岩思类脑首席科学家李孟教授表示。

  李孟认为,这一脑机接口技术突破意味着能把人的想法准确、高效地转化成文字。今后,它不仅能让失语患者重获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利用大脑神经活动解码生成的文字获得其他能力,如用意念操控物理智能设备、与元宇宙进行交互,或利用多模态大模型绘画,把脑海中的语言转化为表达梦想的画作。

  在脑机接口的植入方式上,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认为,如何在利用大脑功能与避免损伤之间取得平衡,是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核心难点。脑虎科技选择将柔性电极植入硬脑膜下,相较于插入脑组织,此方案能大大降低对大脑的损伤;同时,相比硬膜上植入,硬膜下更贴近脑组织,能获取质量更高、精度更高的脑电信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