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观察 >

荣昌生物BD变局引爆17%闪崩!高波动常态下恒生医疗ETF成资金避风港

标签: 日期:2025-06-26 14:57来源:未知作者:admin
2025年6月26日港股上午盘三大指数未能延续此前上涨行情,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0.48%及0.51%止步4连涨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平收。盘面上,创新药概念股、煤炭股跌幅明显,尤其是荣昌生物大跌近17%。 相关ETF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跌近3%,成交额破12亿元

  2025年6月26日港股上午盘三大指数未能延续此前上涨行情,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0.48%及0.51%止步4连涨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平收。盘面上,创新药概念股、煤炭股跌幅明显,尤其是荣昌生物大跌近17%。

  相关ETF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跌近3%,成交额破12亿元,换手率超15%,持续溢价,买盘强烈。成分股中多数下跌,医渡科技跌超12%;医脉通、绿叶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跌超5%;再鼎医药、药明合联、乐普生物-B、金斯瑞生物科技等个股跟跌,跌超4%。

  荣昌生物与VorBio达成的泰它西普海外授权协议表面金额巨大,但核心条款与市场乐观预期存在显著差距。

  首付款结构不及预期:1.25亿美元中仅4500万美元为现金,其余8000万美元为认股权证,实际现金流入低于此前维迪西妥单抗海外授权2亿美元纯现金首付的参照标准。

  里程碑实现风险:高达41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需满足临床、注册及销售等多重条件,尤其泰它西普美国SLE适应症开发此前已暂停,gMG适应症预计2027年才能获批,长期不确定性较高。

  股权依赖隐含风险:认股权证价值与VorBio股价深度绑定,若合作进展不顺可能产生双向波动。

  市场此前对创新药企BD交易预期持续高企,短期情绪落差直接触发了股价大幅波动,这一现象凸显个股消息敏感性和脆弱性。而类似波动在创新药板块并非孤例——2024年1月荣昌生物曾因现金流担忧单日暴跌15%,2025年3月又因适应症进展单日涨超11%,高波动性成创新药行业常态。

  创新药企业股价易受单一事件冲击,源于其独特风险结构:

  ①研发节点风险:如泰它西普美国gMGIII期数据2025年公布、SLEI期数据延至2025年读出,关键数据失败可能导致估值重构。

  ②现金流敏感性强:荣昌生物2024年亏损近14.7亿元,2025年Q1经营现金流仍为-1.88亿元。

  ③竞争格局变化:泰它西普gMG适应症面临FcRn抑制剂的竞争,SLE领域需对抗GSK贝利尤单抗,临床优势的持续性或存疑。

  此类风险在个股层面难以分散,但对行业指数影响可控。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为例,其成分股覆盖荣昌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68家企业,单一个股波动对指数冲击有限。

  恒生医疗ETF作为行业宽基应对个股波动的优势工具,其成分结构分散化,对冲个股事件风险。

  头部企业集聚: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约57%,避免单一个股造成指数高波动表现。

  覆盖全产业链: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多元分布,降低技术路线单一风险。

  历史估值洼地:指数最新PE-TTM仅27.49倍,处于近3年历史分位8.87%。

  荣昌生物BD扰动印证创新药投资需“重赛道、轻个股”。通过恒生医疗ETF分散持有整个医疗生态,既规避个股黑天鹅,又分享产业升级红利。科学探索的风险无法预测,但行业整体进步的方向确定不移,相关产品:恒生医疗ETF。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