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创新药ETF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飘红:晶泰控股涨超9%,三生制药涨超8%,石药集团、药明生物、康方生物涨超2%,信达生物微涨。
机构认为,港药的大涨是由“临床数据突破+出海预期强化+政策红利+估值修复”四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具体来看:
1.临床数据突破: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期间,中国药企共有73项临床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创历史新高。
2.出海预期强化:据行业统计,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数量达到110笔,同比增长39%,首付款总额达到5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7%。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上的认可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全球创新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2025年创新药出海的热度不减,2025年前三个月,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金额达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6%。
3.政策红利:24年以来高层对创新药的态度开始转向,甚至提升到中美战略高度,支付端、审批端、价格端等全产业蓝政策暖风频吹,带动预期从“悲观压制”转向“中性偏暖”。25年工作报告提到优化集采政策、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等;国家医保局计划于25年推出首版丙类药品目录,通过“基本医保+商保”协同模式,为高值创新药提供补充支付路径。创新药生态有望逐步改善,对板块估值的束缚也将进一步缓解。
4.估值修复:在大幅上涨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市销率在5.26左右,处于过去5年以来64%的位置,修复空间明确。
华福证券指出,跨国药企专利悬崖释放超2400亿美元市场空间,中国凭借技术平台与研发效率优势成为全球创新药供给的核心力量。截至2037年,全球市场27款2024年销售额超4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面临专利失效,MNC均有迫切寻找重磅创新药的需求。目前已经进入下一个创新药周期的投入阶段,中国创新药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技术领域在研管线个赛道研发进度第一,有望依托License-out模式实现技术价值全球化兑现,加速填补MNC专利悬崖后的市场空缺。
2024年中国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571亿美元,占全球30%,2025年初至今对外交易总金额已经突破500亿美元,占比升至44%。普米斯PM8002、三生制药SSGJ-707等10项中国管线,获BMS、辉瑞等MNC认可。经华福证券测算,预计2020-2025年中国授权项目整体有望带来约82亿美金净利润,按10倍PE测算潜在市值增量达817亿美元。
港股通创新药ETF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近72%,龙头属性突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
更低估的创新药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场外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