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主要指数集体上涨,中药ETF涨1.05%。热门成分股飘红,众生药业、佐力药业、太极集团涨超3%,同仁堂、云南白药涨超1%,以岭药业微涨。
消息面上,新冠病毒感染率近日呈上升趋势。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接受专访,对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做出最新判断。“这一轮新冠感染整体上可防可控,不必恐慌。”钟南山提醒,“这一轮新冠疫情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钟南山说,早期症状表现相似,表现为发烧、头疼、全身疲劳、嗓子疼。但这一次临床反映,刀片嗓的症状更明显一些,另外咳嗽也多一些。
受热点题材影响,上周医药生物板块表现良好,中药板块表现突出。据东海证券统计,医药生物板块上周整体上涨1.27%,跑赢沪深300指数0.15个百分点,中药II位居子板块涨幅第一。
浙商证券认为,中药一季报压力较大,但二季度有望迎来拐点。受流感等发病率下降、药店客流量下滑、渠道减少备货等因素影响,中药公司一季度发货普遍面临增长压力。通过主动提质增效等方式,近半数公司实现了扣非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其中18家公司实现了营收的正增长。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公司有:嘉应制药、特一药业、广誉远、陇神戎发、东阿阿胶、佐力药业、盘龙药业、奇正藏药、羚锐制药。
与此同时,中药企业渠道库存有所降低,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截至2025Q1,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在60天以下,且2020年以来持续向好的公司有:东阿阿胶、同仁堂、马应龙、天士力、亚宝药业、羚锐制药、康缘药业和以岭药业。
机构持仓方面,基金持仓中药比例逐季下滑,截至2025Q1已回落至0.46%。美国关税政策下,纯内需的中药在机构持仓低的情况下有望迎来资金青睐。
从板块估值上看,中证中药指数最新市盈率25.7,近十年分位点25.58%,意味着低于近10年超74%的时间,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中药核心指标中,关注流感数据和中药材价格指数。数据显示,2025Q2以来北方和南方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回归常态,考虑到Q2-Q3往往为流感淡季,且2023年和2024年这两个季度的发病情况相近,大部分中药公司已经历了过去近两年的社会库存清理,预计自2025Q2起中药公司的收入增长压力将普遍环比减轻。
中药材价格方面,2024年7月中旬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持续回落,当前水平与2023年2月上旬价格相当。常用中药材连翘、党参、当归的价格也呈下降态势,麦冬、牡丹皮价格则相对稳定。预计2025年中药企业的毛利率压力有望随中药材价格回落而缓解。
浙商证券看好品种品牌力强的院外央国企。一方面,这些企业受益于央国企改革,股权激励机制赋予了它们更市场化的考核方式,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上优于民企。另一方面,中药央国企红利价值凸显,高分红、稳增长、高股息。中药央国企中江中药业、东阿阿胶股息率靠前;天士力2024年加大了分红力度,全年3次分红股息支付率达82.86%。
推荐投资组合包括:毛利率有望改善的顺周期老字号国企改革提升预期低波红利稳健资产。
看好中药板块配置价值和超跌反弹机会的投资者,不妨关注全市场规模领先的中药ETF,场外可关注汇添富中证中药ETF联接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