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昨日走势复盘
昨日,2023开门A股放量大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88%,重回3100点,深成指涨0.92%,创业板指涨0.41%。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7888亿元。两市超42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6.45亿元。板块题材上,蒙脱石散、数据确权、计算机板块领涨,酒店及餐饮、零售板块跌幅居前。
十大券商机构观点汇总
1)银河证券:预计油价重心将在中高位运行
银河证券指出,年初至今,石油化工行业收益率-18.3%,表现略优于整个市场,排在109个二级子行业的第54位。截至12月30日,石油化工板块整体估值(PE(TTM))为11.11x.预计油价重心将在中高位运行,建议关注内需修复下的周期弹性以及实施规模扩张的龙头企业。推荐国恩股份、卫星化学、新凤鸣等标的。
2)东吴证券:房地产12月以来风险事件出现的频次明显降低 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很快将过去
近期房地产销售受到疫情第一轮冲击的影响持续恶化,可能会加快后续需求侧政策出台的节奏,近期南京、东莞、佛山等高能级核心城市陆续松绑限购等,居民购房信心有望恢复。另一方面,受到信贷资金和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边际改善影响,供给侧形成持续催化,12月以来风险事件出现的频次明显降低,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很快将过去。
我们判断,随着疫情冲击减弱和政策的持续作用,2023年一季度销售有望逐步好转。中长期看,随着风险房企收缩,更多资源整合机会和购买力向高信用头部公司集聚。建议关注:1)房地产开发:保利发展(600048)、金地集团(600383)、新城控股(601155)、首开股份(600376);2)物业管理:招商积余(001914)、华润万象生活、新大正(002968)。
3)华泰策略:1月布局寻求防守反击 把握三重胜率高的逻辑
华泰策略认为,较低的交投情绪可能制约市场1月整体表现,且历史上,春季躁动赚钱效应更强的区间,往往出现在春节后至两会前。1月布局寻求防守反击、低位吸纳更佳。在风格上,把握三重胜率高的逻辑——剩余流动性见顶对应的大盘风格,CPI-PPI剪刀差扩张对应的下游风格,以及中美利差修复对应的人民币升值。在景气低位回升早期的板块中,基本同时顺应以上交易风格的品种为恒生科技、传媒、乳制品、保险、医疗服务、医美、航空机场。
4)广发证券:地产板块及优质房企具备估值修复及投资机会
广发证券指出,2022年最后一周疫情影响有所减弱,各地需求政策持续改善。多因素影响下41城新房成交环比增长,其中北京、广州等此前受影响较大的城市成交明显恢复,预计未来基本面企稳回升。2022年是供给侧大洗牌的一年,强信用强投资房企表现出显著更强的基本面弹性,随着整体市场复苏,预计未来强信用强投资企业将持续领跑,强中信用弱投资企业压力缓和改善可期,板块及优质房企具备估值修复及投资机会。
5)国海证券:量能仍显不足,高低切换或将再度上演
国海证券1月4日研报指出,整体来看,昨日市场总体呈现放量反弹的格局,市场情绪逐步修复。难能可贵的是市场久违再现百股涨停,赚钱效应高涨。需注意的是,市场成交虽然有所放大,但仍不足以支撑市场的全面走强。目前来看,若后续量能未能持续释放,热点高低切换或将再度上演。
6)国盛证券:看好化工行业成长板块,关注高端聚烯烃及萃取提锂标的
国盛证券1月4日研报指出,站在12月,化工最值得挖掘的就是成长性公司,特别是未来存在较大预期差的细分标的。1月至今我们对价值白马龙头持续乐观,主要来自于经济预期的改善以及此前估值隐含的预期过于悲观下的修正,近期核心白马公司表现良好。基于当下,我们认为自三季度以来的周期景气的低迷基本上已经见底,反弹空间将主要来自于基本面(动态盈利)的向上弹性。价值龙头将依然处于逐步复苏的通道中。
7)兴业证券:2023年一季度有望迎来一波真正的修复行情
短期内,疫情高峰+政策预期落地下,市场进入波折期。而往后看,我们认为随着疫情逐渐从峰值回落、居民生活进一步正常化、政策宽松持续落地,2023年一季度市场有望迎来一波真正的修复行情。与此同时,当前市场仍高性价比的底部区域,存在修复的空间。
以核心资产、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价值板块仍有修复空间。科技成长仍是主线方向,“数字经济”“安全发展”“自立自强”引领科技成长赛道。
8)中原证券:未来重点关注旅游、大数据、军工、证券等板块
中原证券1月4日研报表示,12月份市场持续调整,上证综指从3226点跌回至最低3031点。消费板块延续强势,食品饮料和消费者服务表现最好,传媒、商贸、家电等也录得正涨幅。煤炭、钢铁、有色等工业品价格回落,指数表现较差。11月反弹较大的房地产、建材、建筑等行业大幅回落。新能源、军工、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科技板块表现较弱。市场依然处于存量博弈阶段,此前重要会议释放出两大信号:一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二是稳定房地产市场。从市场表现来看,对前者较认可,对后者则表现为利多出尽。12月疫情防控大幅放松后,短期对经济有一定冲击,但寒冬终将过去,未来或迎来暖春。市场估值再度进入极低区域,适合中长期布局。建议仓位维持50%,重点关注旅游、大数据、军工、创新药、证券等板块。
9)财信证券: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领先全球复苏 中国资产也将领涨全球主要股指
本轮A股调整幅度已达2012年、2018年熊市水平。2023年中国将处于加杠杆周期,叠加中国疫情防控优化、地产融资政策效果显现,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领先全球复苏,中国资产也将领涨全球主要股指。
2023年业绩层面利好成长风格,流动性层面(社融增速与M2增速剪刀差预计回正)利好蓝筹风格,预计2023年市场风格将相对均衡,成长风格或略微占优,2023年建议关注以下四条主线)中概互联板块。此前制约中概互联网板块的业绩走弱、退市风险、流动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在2023年将出现明显缓解,可关注恒生科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2)低估值的成长板块,例如估值大幅回落、基本面暂处低谷的信创、生物医药板块。
(3)金、银等贵金属。后续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上行空间很小,黄金、白银已经进入底部配置区间。
(4)疫后消费复苏板块。2023年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将弱化,线下消费和服务板块有望迎来复苏,如社会服务、交通运输、食品饮料板块。
10)平安证券:我国银行业存在错配 估值折价明显
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我国银行业估值水平与日、欧相近,主流银行平均估值大致在0.4-0.6倍PB区间,明显低于美国银行业1.2倍的估值水平。进一步结合ROE分析,能够看到全球银行股的PB与ROE大都正向匹配,但我国银行业存在错配,估值折价明显。
静态对比海外银行估值,我们认为国内板块低估主要源自市场对于资产质量的悲观预期,但我们看到近期政策持续调整优化将极大缓解市场的担忧情绪,预计过度折价有望迎来修复;动态参照美、欧、日三地银行股在经济修复过程中极强的向上弹性,当前我国银行板块静态PB仅0.54x,估值处于历史绝对低位,且尚未修复至疫情前水平,对应隐含不良率超15%,机构与北上资金持仓也均处于历史低位,积极看好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
个股推荐两条主线)以招行、邮储为代表的估值受损有待修复的优质零售银行;2)成长性优于同业的优质区域性银行(宁波、苏州、成都、江苏、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