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Wind数据显示,A股三大指数今日冲高回落,沪指盘中距离3500点大关仅一步之遥。截止收盘,沪指涨0.32%;深证成指跌0.25%;创业板指跌0.36%。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4286亿,较昨日放量1188亿。
涨幅方面,游戏、银行相关ETF领涨
招商证券指出,2025年6月发放国产版号147款、进口版号11款,数量增多、频率稳定。2025年以来,国产、进口版号已经实现每月稳定同步发放,截至6月,今年共计发放757款国产版号、55款进口版号,数量相较于2024年同期显著增加,有望提振游戏行业市场信心。
湘财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上半年,银行板块延续稳健向上市场表现,主要是受益于市场红利投资偏好以及银行基本面改善预期。随着估值逐步修复,投资者开始审视银行股估值压力和高股息策略可持续性。经营业绩稳健与资产质量稳定,合理估值与适当的分红政策,这些要素构成银行股高股息投资价值的基础。
跌幅方面,稀有金属、新能源板块回调
不少机构对于下半年稀有金属和新能源相关板块的走势持乐观预期。
一方面,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各国政策持续加码新能源产业建设与电动汽车普及,这将直接驱动上游关键原材料——如锂、钴、镍、稀土等稀有金属的需求持续扩张。同时,下游光伏、风电装机量的稳健增长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的逐步回暖,共同构筑了坚实的板块基本面支撑。另一方面,部分稀有金属品种供给端受限于资源稀缺性、地缘政治因素及环保约束,中长期供给格局依然偏紧,价格弹性充足,为板块提供了上行基础。
随着宏观经济预期的改善和利好产业政策的落地见效,叠加相关板块前期调整较为充分,估值吸引力显著提升,投资窗口逐步清晰。新能源技术迭代加速对稀有金属新需求的撬动,以及产业链中游制造环节景气度的企稳回升,都将形成板块向上共振的力量。在政策加持、终端需求回暖、供给瓶颈与成长潜力共存的背景下,稀有金属与新能源板块有望迎来一轮修复性与成长性兼具的表现机会。
活跃度方面,香港证券ETF热度居前
香港证券ETF近期备受关注,核心逻辑在于其集中布局港股金融核心资产,同时深度受益于香港金融创新政策与资金涌入的双重驱动。一方面,香港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
ETF发行市场方面,下周一将迎科创债ETF发行潮
具体来看,下周一将有17只产品同步开始募集,其中10只为科创债ETF,参与的管理人有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
分别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指数名称覆盖市场评级要求规模/特点中证AAA科创债指数沪深两市AAA主体+AA+隐含评级跨市场,分散度高上证AAA科创债指数仅上交所AAA主体+AA+隐含评级规模最大,工业占比高深证AAA科创债指数仅深交所AAA主体央国企主导,波动较低
下周一上市的有工银瑞信港股汽车ETF基金、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港股通科技ETF、港股通创新药ETF。分别跟踪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1、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
聚焦港股通范围内5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重仓比亚迪、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企,行业以可选消费和工业为主,兼具高弹性与电动化浓度。
2、创业板新能源指数
选取创业板上市的50家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企业,覆盖光伏、动力电池等领域,涨跌幅20%,以成长型创新企业为主。
3、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精选港股通30家纯科技龙头,剔除医药/汽车/家电,聚焦互联网和硬件,科技纯度高。
4、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覆盖港股通创新药研发企业,聚焦生物科技、制药等细分领域,受益于海外合作拓展及医保政策支持,当前处于估值修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