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方面,港股非银ETF盘中换手14.85%,成交4.26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6月20日,港股非银ETF近1周日均成交4.98亿元。
规模方面,港股非银ETF最新规模达28.53亿元。份额方面,港股非银ETF最新份额达20.34亿份,创近1年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非银ETF最新资金净流入5468.74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53亿元。
截至6月20日,港股非银ETF近1年净值上涨51.26%,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58/2864,居于前2.03%。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6月20日,港股非银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1.4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2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65%。
从估值层面来看,港股非银ETF跟踪的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最新市盈率仅8.21倍,处于近3年16.41%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83.59%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0日,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香港交易所、友邦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财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众安在线),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2.79%。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数第一大重仓港交所占比超17%。
保险方面,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向业内下发
券商方面,中航证券指出,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
东吴证券认为,非银金融目前平均估值仍然较低,具有安全边际,攻守兼备。1)保险行业受益于经济复苏、利率上行。储蓄类产品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负债端预计持续改善,长期仍看好健康险和养老险发展空间。2)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受益于市场回暖、政策环境友好,券商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等均受益。行业推荐排序为保险>证券>其他多元金融。
港股非银ETF:市场首只且唯一一只跟踪港股非银指数的ETF,其中牛市“第二旗手”保险占比超7成。从港股通证券范围中选取符合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不超过50家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场外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