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汽车ETF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洛阳钼业涨超4%,耐世特、吉利汽车等涨超3%,比亚迪股份、赣锋锂业等涨超2%,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涨超1%。
消息面上,新能源车企集中交出5月“成绩单”,在五一黄金周、上海车展以及政策补贴支持下,汽车终端消费需求回暖。其中,比亚迪5月销量为35.25万辆,同比增长15.27%,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在交付量上领先,小鹏汽车同比增速排名第一。
拉长时间来,港股汽车板块今年以来高歌猛进,截至最新,港股通汽车指数累计涨幅达24.46%,相比恒生指数超额收益达7.25%。
那么是什么在支撑港股汽车如此亮眼的表现呢?
与传统科技类行业不同,汽车属于周期成长行业。汽车因其消费属性而具备顺周期特征,同时也由于汽车产业链持续推陈出新,从电动化奔向智能化,且进一步切入机器人赛道,具有典型的科技成长属性!
当前时点,乘用车板块及智驾、机器人板块仍是汽车板块的三大投资主线,前者基本面核心支撑在于新车、出口等结构性增量,是行情的“发动机”,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呵护下,有望延续高景气;后者支撑在于产业趋势的持续验证以及相关主题的兑现,亦是行情的“加速器”!
中国车企实现“弯道超车”领跑全球,重塑全球汽车格局!据中汽协数据,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由于一系列政策发力,各地补贴政策有效落实、企业促销活动热度不减,多措并举激活消费市场活力,中国汽车2024年年度销量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4.7%!其中,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2023年就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数据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持续领先,渗透率持续提升!据中汽协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在政策利好、新品发布和车企降价的背景下,年产销均首次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速均在30%,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40.9%。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中证6.7%!
数据
多重补贴+新车上市+出海新动能等多重利好下,汽车消费释放前景。
政策带动国内销量增长:今年以来,国家与地方政策纷纷出台了多项政策,聚焦于以旧换新、税收减免以及地方生态建设,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汽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新车上市激活行业活力: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以近1000家参展企业、超百款首发新车,展现出我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的引领姿态,新车的发行也将提振销量。
3、海外市场空间广阔,车企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极: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3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超过6800万辆。不少汽车积极出海需求第二增长极,以港股汽车ETF标的指数第一大成分股比亚迪为例,截至目前,比亚迪已进入欧洲30多个国家的市场,并在美洲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均有布局。
港股汽车ETF标的指数第一大成分股比亚迪董事长提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而这也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行业向智驾标配的趋势演进,高阶智驾渗透率存较大上升空间。2024年1-12月,L2及以上车型销量占比不断提升,从1月的51%提升至12月的60%。而将L2及以上拆分分析,2024年1-12月,仅具备高速NOA能力的车型占比约4.9%,具备城市NOA能力的车型占比约16.8%,因此高阶智驾在L2以上占比近22%,主流车型仍为仅具备L2/L2+能力的产品。
2025年汽车智能化或是拐点之年,智能化将提振新能源汽车销量!东吴证券表示,汽车智能化本质是一场出行革命。“L3智能化帮助车企卖车-L4Robotaxi实现车企软件收费-自主品牌实现全球崛起”是汽车智能化三部曲。2025-2027年,汽车智能化核心任务是推动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实现50%—80%+的突破!也即:智能化是帮助车企卖车,依然是硬件商业模式,软件收费模式在国内难以实质性突破。2028-2030年,Robotaxi有望走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汽车出行革命实现质的突破!汽车智能化或线-N产业趋势。
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抢滩“新蓝海”!从“造车”到“造人”,多家车企跨界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包括小鹏、蔚来、广汽等“自研派”与北汽、上汽等“投资派”竞相入局,开始抢滩登陆人形机器人赛道。据
技术同源性、生产端技术复用和汽车生产制造应用场景这三个方面,或是驱动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驱动力。
1、人形机器人与汽车智驾技术同源,如自动驾驶技术中的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决策控制等核心模块,与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交互、智能决策系统一脉相承。而车企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技术中的语音识别、处理等能力则可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交互能力。此外机器人的电池管理系统、摄像头、激光雷达以及相关软件系统等,人形机器人可以实现复用。
2、整车厂生产端优势可复用至人形机器人领域。在生产端,人形机器人同样属于大规模工业品,同汽车产品类似,需要供应链管理、组装,因此整车厂优势可以直接复用到人形机器人领域。
3、从应用端来说,汽车工厂是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应用场景,且有望最快实现商业化落地。如,优必选WalkerS1已进入比亚迪工厂执行搬运任务实训,并已实现人形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的协同作业。
总得来看,汽车产业兼具周期与成长双重特性:在多重补贴刺激下2025年汽车消费有望释放前景,周期上行趋势不改!科技成长主旋律继续唱响,智能化将持续成为行业竞争高地,人形机器人+平价智能化等主题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港股汽车或是不错的选择。港股汽车具有稀缺性,在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有部分龙头企业主要在港股和美股上市。另一方面,更多优质中概股或将回流,海外不确定性犹存,4月13日,香港有关部门表示,将确保香港成为海外中概股回流首选地。
港股汽车ETF跟踪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汽车产业龙头,且优选整车企业,因此整车制造在港股汽车ETF指数中的占比达71.54%,其中不仅包含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新势力”小鹏、理想、零跑等,亦纳入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
数据
得益于汽车赛道高景气,港股汽车ETF标的指数盈利能力强,成长性佳!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成分股近年来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从2019年的7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31亿元。
中国车企“势如破竹”,已实现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转身。汽车行业受周期上行与科技成长双重逻辑驱动,“稳”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进”有智能化的成长动力!看好“整车市场高速成长+智能化浪潮开启+人形机器人奇点将至”的汽车行业,可关注港股汽车ETF,一键布局稀缺港股汽车龙头,聚焦造车新势力,投资智驾大时代,把握国产汽车高速成长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