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机器人板块冲高回落,机器人ETF基金午后回调,当前跌超1%,盘中溢价持续走阔!资金涓涓细流,产业空间大的机器人ETF基金获增配!
机器人ETF基金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不一,天淮科技、奥比中光涨超2%,禾川科技、石头科技、盈峰环境涨超1%,巨轮智能、中大力德跌超1%,拓斯达、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等回调。
消息面上,
此外,5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小鹏目标在2026年内能够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当前,全球科技巨头/新秀全面下场布局人形机器人,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二者产业链重合度较高,不少车企也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已形成“政策支持+科技发展+巨头引领”的三重驱动格局,产业奇点已至,万亿空间可期。
当前不少车企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不少研究员也类比电动车发展历程来判断人形机器人发展空间。那么,为何人形机器人与电动汽车做类比呢?
1、增长逻辑相似:机器人高速增长的逻辑与智能电动车的发展路径类似,均是从技术突破到量产普及,再到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2、供应链环节高度重合: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传感器、电池等核心部件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叠度达60%以上,具备规模化降本潜力。:产业跃迁:政策驱动、技术拐点与场景革命的三重共振》)
3、顶层设计均高度重视:电动车产业在
复盘电动车行业,其经历了主题投资-初期放量以及确定性放量三大阶段:
1)2010-2014年0-1纯主题投资:消息催化,海外映射,涨幅空间1倍,相关板块普涨;
2)2015-2017年1-10初期放量行情:政策加码推动,高层提出“电动车是汽车强国之路”,实现初期放量,涨幅2-3倍,供应紧缺环节领涨;
3)2019底-2021年底10-N确定性放量大行情:车型推动放量,涨幅10倍,格局好、壁垒高的龙头成长为大市值公司;
数据
东吴证券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相当于2012-2014年电动车,正处于0-1放量前夕。
从销量看:2012-2014,中国和美国电动车均突破万台销售,初步起量,实现0-1。而机器人在2025年也将实现1.5-2万辆)。
从需求驱动来看,2012-2014,电动车销量由补贴政策推动,在tob端率先放量。而2025年机器人主要需求为资本驱动,应用领域为tob端的科研、汽车厂等领域,产品提升空间大。
数据
不过,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并不与电动汽车完全相似。一方面,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难度高于电动车,电动车是电动化与智能化并行的变革,电动化是基础,智能化是高度,并且电动化降低造车门槛;而人形机器人本质是人工智能的物理落地,人工智能是基础,身体关节要与人工智能配合,软硬件要共同发展,难度提升。
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的放量速度或能快速电动车。我国在电动车领域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供应链,包括电池生产、电机制造、传感器开发和控制系统设计等,此外,我国在AI等领域爆发,DeepSeek横空出世,以开源、低成本重塑全球AI竞争格局,这些优势可以通过技术转移、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直接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仅加速研发进程,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借鉴智能电动车的发展历程,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全球电动车的年销量已接近2000万辆,市场空间近万亿美元。而机器人行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基数较小,行业增长潜力显著,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35年,机器人市场的规模预计将在1000亿到2000亿美元之间,未来十年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0%及以上水平。
全球科技巨头/新秀全面下场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量产奇点已至!全面拥抱人形机器人大时代,认准机器人ETF基金,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结构与产业链环节高度契合,包括但不限于上游硬件部分的传感器、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技床、磨床、设备等;中游系统集成的软件算法、系统研发、装配、控制系统等;下游应用层的服务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机器人及其产业各环节的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