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夜间网上有篇疑似机构研报刷屏,其认为“消费股撤退时机已到,建议谨慎看待本轮消费行情持续性”,
大盘短期虽然有所回落,但北向资金表现仍显得相当积极,全天仍然净流入了76.14亿元。相关市场方面,隔夜美股小涨,周三港股亦小涨,表现也明显强于沪股股市。汇率方面,人民币汇率连续两天横盘于6.80稍下,美元表现亦平稳。
目前汇市焦点是周四夜间美国将公布的12月CPI,预许这份数据有机会造成汇市异常波动。A股市场接受到相关信号应该是本周五的事,但在此之前机构投资者有些谨慎心态也可以理解。
大盘之前连续上涨得太多,故调整一下也不算失常,投资者大可不必因股指下跌就转向悲观,部分仓轻者可能反而应该将回落看成补仓机会。由近期A股偏强走势来看,大盘连续后固然可能会面临后续跟风资金不足,但若出现些回调,也许就有更多场外资金入场。毕竟A股基本面前景已因疫情形势大变而产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应该已由之前的“无法预期”变成了“回升在即”。有些投资者可能会担心短期疫情严重或继续拖累经济,但这样的担忧大概率会随时间推移而慢慢消逝,因为疫情终会慢慢过去。
再由北向资金表现看,仍然相对看好A股,其介入A股的积极性应显著高于国内机构,我觉得完全不能忽视这股力量的指引作用。由历史经验看,北向资金在大势把握方面虽然不能说每回都正确了,但整体应该明显强于国内机构。进一步细看,外资逃顶方面表现平平,但抄底方面一向相对较优。
顺便说下,我这么说不一定有指责国内机构的意思,因内外机构的考核机制、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