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重申呷哺呷哺(00520)“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7.5港元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呷哺呷哺(00520)“买入”评级,下调2022-24年收入预测4%至6%,今年亏损或会减少,对2023-24年利润率稍为乐观,目标价由4.6港元上调至7.5港元。公司和旗下凑凑均有望达到全年销售点目标,而由于成本控制,每单位经济也取得改善。
该行表示,集团无可避免地受到疫情影响,呷哺呷哺和凑凑的同店销售在9/10月同比跌中十位数至两成,估计在9月约有6%餐厅需要临时关闭,并在10月升到10%。此外,尽管短期内内地同店销售复苏可见度较低,但管理层认为,其品牌单位经济目前状况健康,可以支持有序扩张,并在明年净开设约60间呷哺呷哺和约70-80间凑凑。
建银国际:予瑞声科技(02018)“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20.5港元
建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予瑞声科技(02018)“跑赢大市”评级,由于其市场份额已提升超过10%,认为股价可能会进一步重估,目标价由16港元上调至20.5港元。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及按季增长27%及19%(达54亿元人民币),较市场预期高出10%。
报告中称,公司22Q3受主要美国客户销售旺季推动,声学产品销售额同比增6%,传感器及半导体销售升66%。而“声学+马达”产品推动下,电磁传动业务收入同比增47%。光学产品收入同比增45%,按季降39%,毛利率更大幅收窄至14%。此外,据最新渠道调查数据显示,主要美国客户下一代产品可能会采用新触觉反馈设计,相信将推动明年电磁传动业务发展。同时近期在车用市场也取得突破,用于VR/AR的3P Pancake光机模组生产线也预将在年内建成。
麦格理:维持新秀丽(01910)“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36.8港元
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新秀丽(01910)“跑赢大市”评级,考虑到强劲的销售复苏和经营杠杆,上调2022/23/24年盈测14.8%/10.6%/9.8%,目标价由33港元上调12%至36.8港元。公司2022年第三季业绩胜于预期,期内销售额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0.6%,如撇除内地则为增长4.2%;季内毛利率为55%,而2021年同期为55.5%。
小摩:维持中芯国际(00981)“中性”评级 目标价18港元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中芯国际(00981)“中性”评级,将2022-24年预测下调8%/16%/8%,估计短期内去库存及监管担忧下,股价可能会维持区间波动,目标价18港元。公司22Q4业绩指引远低于市场预期,预计收入将按季跌13%至15%,高于该行预期;毛利率或将按季收缩至30%-32%,低于该行预期。
该行指出,半导体行业库存调整期开始,将影响订单及产能利用率,预计库存调整将在明年上半年继续见效,令毛利率及产能利用率将于明年中期见底。此外,去年以来公司产品平均售价升幅非常强劲,该行预计将从今年第四季开始出现降价,导致明年毛利率压力显著。
平安证券:首予农夫山泉(09633)“推荐”评级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平安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农夫山泉(09633)“推荐”评级,预计2022-24年营收为333.5/403.52/490.3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2.94/92.57/110.05亿元,EPS为0.65/0.82/0.98元。包装饮用水行业市场空间大,具备一定消费刚性,中大包装仍具快速增长前景,农夫山泉作为包装饮用水龙头,充分受益行业红利;同时公司产品质量高,对行业认知深刻,不断布局高增长潜力饮料产品,品牌具备高成长性。
报告中称,包装水方面,作为普适性产品,在众多国家都是饮料行业占比前列的饮品,且具有一定需求刚性,即使在疫后消费放缓时段,美国和日本包装水消费量依然保持增长。公司产品布局全面,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各价格带、各细分领域用水需求。饮料方面,公司持续推出饮料产品,覆盖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等多个细分赛道,满足消费者安全、健康升级等需求,并且会提前布局具备高增长潜力的产品,引领市场潮流,此前2011年推出无糖茶品牌“东方树叶”,在经过多年培育市场后,乘无糖之风爆发,自2019年后销量一直位于无糖茶市场第一名。水源方面,注重水源建设,目前已建有11大优质水源,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兴业证券:维持裕元集团(00551)“审慎增持”评级 目标价15港元
兴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裕元集团(00551)“审慎增持”评级,上调2022年盈利预测,并下调2023/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其制造端业务2022-24年营收为62.4/61.1/64.2亿美元(同比+27%/-2%/+5%),归母净利润为3.2/2.9/3.3亿美元(同比+290.7%/-6.8%/+12.1%),目标价15港元。公司发布2022M9业绩,单看制造端Q3,营收同比增84.6%至16.1亿美元;毛利同比增长509.2%至3.2亿美元,毛利率19.7%。
该行表示,短期看海外库存周期,当前处于“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去库阶段,23Q2有望进入“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补库阶段。中期看海外经济周期,美联储加息进入后半程,美国经济衰退压力也在加大,10月美国制造业PMI跌至50.2,这对我国纺织制造出口增长带来更持续下行压力。在品牌客户库存偏高、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22Q4及23Q1订单能见度较低,公司将继续着重降本增效,动态调整产能计划和费用开支,保持利润率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