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重要宏观新闻一览
1、习近平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2、认真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多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多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辅
3、人民银行:人民币币值和购买力将保持稳定 房地产销售和贷款投放已有边际改善
11月2日上午,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谈论了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走势、房地产行业、中国经济形势等各方关切话题。
4、银保监会:确保金融创新始终在安全审慎的轨道上运行
“既要支持鼓励金融业探索应用新技术,又必须确保金融创新始终在安全审慎的轨道上运行。”在日前举办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上,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强调。
5、证监会:欢迎更多国际机构参与中国市场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昨日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将持续对外开放,欢迎更多国际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他还表示,中国正全力推进建设高质量的资本市场,也将持续向国际投资者开放市场。
市场要闻精选
1、沪指收复3000点 两市成交额重返万亿元
周三,A股市场延续本周以来的反弹态势,大盘指数、成交金额均迈上重要关口。上证指数午后收复3000点大关,收报3003.37点,涨幅1.15%;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收涨1.33%和1.63%。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0522亿元,时隔两个月重回万亿大关。
2、科创板成交额再放量 7只做市标的3天累计涨幅超10%
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落地以来,资金流入意愿强烈。11月2日,科创板成交额突破800亿元,创8月5日以来新高。科创50指数收涨1.24%,报1037.18点。部分做市标的涨势喜人,其中7只个股3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10%。
3、11月新基金密集发行 明星基金经理纷纷上阵
进入11月,新基金密集发行。据统计,有79只新基金进入发行期,权益类基金占比超六成。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上阵,在他们看来,A股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可捕捉明年的结构性机会。
4、创历史新高 机构今年以来调研超10万次
公私募今年以来调研次数已超10万次,达到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傅鹏博、朱少醒、邓晓峰等明星基金经理密集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或为调仓换股进行准备。
5、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日显著下跌 纳指跌幅逾3%
据新华社纽约11月2日电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日显著下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05.44点,收于32147.76点,跌幅为1.55%;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96.41点,收于3759.69点,跌幅为2.5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66.05点,收于10524.80点,跌幅为3.36%。
产业要闻精选
1、文旅部出台在线旅游新规 数字技术拓展文旅产业想象空间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在线旅游市场日渐成熟。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引入,许多新问题随之应运而生,这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11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起草的《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围绕用户数据安全以及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的相关内容引发业内关注。
2、育护“农业芯” 打好“翻身仗”
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打好种业翻身仗,粮食大省安徽近年来按照“保、育、繁、推、管”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育种科技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扶强等方面发力,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加快建立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促进种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转变,为粮食安全和现代种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矿山智能化建设显现倍增效应
“在过去,煤矿井下主运系统采用人力巡检的方式,工作环境复杂、噪声大,存在安全隐患;有线、无线、广播、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等各类系统没有联通,处理程序复杂。如今,我们坐着防爆车随时随地用防爆手机联系工作面矿工;在生产调度中心实时查看井下通过5G网络回传的工作画面,掌握矿工的实时位置。”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老石旦煤矿综采队队长李伟伟这样形容5G给采矿工作带来的改变。
4、餐饮数字化十年 “双主场”带来“双增长”
从堂食到外卖,从形式变化到管理模式的转变,数字技术不断赋能餐饮实体,数字化已成为餐饮业发展的大趋势。广大餐饮商户也在堂食模式和外卖模式的融合发展中,逐渐探索出“双主场”发展模式。
5、能源大宗商品走势受制于多重因素
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呈现跌多涨少的局面,能源类产品走势也呈现较大幅度震荡,近期呈走弱态势。各界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未来大宗商品市场走势仍受多重因素影响,且大宗市场走势对经济的影响仍较为复杂。
公司要闻精选
1、科创板做市“开闸引流” 首批标的公司“水暖先知”
首批做市交易业务开闸以来,科创板交投持续活跃。截至11月2日收盘,科创50指数报1037.18点,上涨1.24%,连续3日涨幅超1%。483家科创板公司当天总成交额822.56亿元,成交量17.06亿股,换手率达1.33%。
2、逼近组合财务指标“红线” 多家上市公司“保壳”压力陡增
企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谁来挽救?汇聚各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群体,正成为活跃的重整投资人。
3、挽救“烂摊子” 育出“新动能” A股公司渐成破产重整主力投资人
伴随三季报收官,A股市场一批经营不佳且业绩亏损的公司正面临着“披星戴帽”风险。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存在退市风险的公司可能会因触发财务退市指标而告别A股市场。
4、保险系资本大步入局新能源产业
11月1日,广汽集团旗下埃安宣布超额完成全年20万辆新能源车的销量目标。而就在一周前,人保资本参与领投埃安A轮融资,创下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纪录。光大永明人寿、国寿资产日前也纷纷布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业内专家对
5、斥资3亿元参与通富微电定增 大基金二期“强链补链”亮点多
截至目前,大基金二期已经投资了约41个项目,涉及24家上市公司,涵盖芯片设计工具(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材料及应用等产业链多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