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趋势 >

今日四大报财经要闻汇总一览(202315)

标签: 日期:2023-01-05 09:48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抗原产品价格已大幅下降 二级市场炒作抢药不具支撑 1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通过快速审评通道,批准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等13个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上市。获批品种中9个品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推荐的

   抗原产品价格已大幅下降 二级市场炒作“抢药”不具支撑

   1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通过快速审评通道,批准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等13个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上市。获批品种中9个品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推荐的常用对症治疗药物,4个品种为医用氧。

   随着获批上市的涉疫药品物资不断扩容,相关生产企业的产能逐步释放,一药难求的现象不再,

   多家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 满足假期寄递需求提升客户黏性

   “每逢春节,收发快递都比较难,而且价格贵、时效性差。近几年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确实改善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我们在春节期间寄快递也更方便了。”家住深圳市福田区某小区的杨女士告诉《证券日报》

   2022年12月19日,国家邮政局印发《关于切实畅通邮政快递服务保障民生物资医疗物资寄递的通知》,提出要认真部署打通行业运行堵点卡点和春节“不打烊”工作;去年1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保障交通物流畅通,尽快解决有的地方物流“最后一公里”不畅问题。

   春运将至部分热门航线机票涨至全价 上市航司多措并举保障运力

   1月7日,为期40天的春运即将启动。今年春节,旅客出行热情提高,带动机票价格上涨。《证券日报》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对《证券日报》

  
 

   私募看好上半年行情 配置低估值板块成共识

   私募机构怎么看今年的行情?证券时报

   致顺投资执行董事、首席投资官刘宏表示,2023年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扩张取向的政策环境是提振信心的必要条件,尤其是作为“开局”的上半年,A股市场将呈现不容错失的显著投资机会。

   证监会召开国际顾问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

   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简称顾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近期以会议形式召开。委员们积极评价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定力,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一年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和防范风险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支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顾委会主席霍华德·戴维斯先生、副主席史美伦女士等14名顾委会委员和特邀嘉宾以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副主席方星海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全球大变局下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与会委员围绕“全球大变局下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化基础制度改革,提升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逐步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等三个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和广泛的交流。

   揽储季节调降利率 银行为何如此“任性”?

   一些中小银行正忙着进行利率调整。有意思的是,既有银行将利率上调,也有银行把利率下调,“一上一下”在同一时段出现。“部分银行根据存款市场供需情况,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主动管理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和盈利压力。”有分析人士对此指出。

   证券时报

  
 

   全球供给收紧预期再起 农产品价格后市如何演绎?

   俄罗斯谷物出口关税今年开年继续大幅上调,小麦出口关税环比上涨14.5%,玉米出口关税环比上涨86.2%。这使得俄罗斯小麦等农产品价格或在全球市场失去竞争力,可能导致2023年第一季度市场需求和出口下降。受此影响,国际粮食价格近日大幅回升。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为,农产品价格有望走出新一轮反弹行情。

   近日,俄罗斯农业部表示,以卢布计价的俄罗斯小麦、玉米等谷物的出口关税将进一步上调。

   数据显示,2023年1月11日至17日,俄罗斯小麦和混合麦的基准价格为311.1美元/吨,出口关税为4766.3卢布/吨(约合66.31美元/吨)。而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10日期间,俄罗斯小麦和混合麦的基准价格为312.8美元/吨,出口关税为4160.9卢布/吨。相比之下,出口关税上涨了14.5%。

   多条技术路线迭代升级 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加速跑

   上海证券报

   传艺科技2022年12月27日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传艺钠电与中祥航业签署协议,约定通过整合各方优势和资源,在民航辅助车辆新能源替代领域,双方共同合作,开发性价比高的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动力储能系统。此外,蜂巢能源、蔚蓝锂芯、孚能科技等多家公司近期也宣布钠离子电池量产的最新进展。“钠离子电池今年的目标是量产装车,预计上半年可以为江铃新能源送样。”孚能科技有关人士2023年1月4日对

   近百家公司预告2022年业绩 超八成预喜

   据上海证券报

   从行业表现看,业绩预喜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光伏、医疗器械、专用设备、新能源、电子半导体等行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是这些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补血”需求旺盛 险企密集增资

   2023年首笔险企增资批复落地。1月3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爱心人寿变更注册资本及股东的批复,批准爱心人寿注册资本从17亿元增加至20.2亿元,由北京新里程健康认购新增注册资本3.2亿元。

   据中国证券报

   交易热情高涨 外资料大规模回流A股

   2023年首个交易日,便有A股被外资“买爆”。深交所数据显示,1月3日,外资投资者对华测检测的持股比例达28.11%,触及外资28%的暂停买入线。根据规则,外资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的A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0%;外资持股比例一旦超过28%,外资将会被暂停买入该上市公司。

   华测检测不是近期唯一一只被外资“买爆”的A股品种。随着A股整体回暖,外资投资者对个股的持股比例也水涨船高。洽洽食品在2022年12月30日被“买爆”,外资持股比例达28.01%。2023年1月3日,港交所公告称,外资投资者只能通过深股通卖出洽洽食品,不能买入。

   “保壳”频现新花样 多家*ST公司收交易所问询函

   新年伊始,多家*ST公司打响“保壳”大战,债务豁免和大股东捐赠成为重要手段。交易所对此也非常关注,深交所向*ST银河、*ST宜康,上交所向*ST中昌下发问询函,就上述公司近日公告债务豁免、大股东捐赠等事项进行问询。

   对此,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认为,上市公司如果纯粹是为了“保壳”施展财技,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上市公司地位并没有实质或者持续的改善,存在一定的风险,这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共有人强势围观,期待你的评论!评论区
小提示: 本站的评论不需要审核,即发即显,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但不要过激哦,以免遭跨省处理!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